中国学术界举行研讨活动纪念大蒙古国建立八百周年

作者:罗贤佑 发表时间: 2012-02-04   浏览次数:0

    公元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国(又称蒙古汗国),以其煌煌功业在中国历史及人类历史上谱写了极为引人注目的一页。为纪念大蒙古国建立八百周年,我国学术界于年内举行了一些专题性学术研讨活动,其中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国际研讨会”和中国元史研究会举办的“纪念成吉思汗称汗八百周年——成吉思汗与草原文化学术研讨会”。
    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国际研讨会于6月4—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人员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及蒙古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秘书长朱锦昌进行致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郝时远和蒙古国科学院副院长恩克图布信做了主题发言。在会上,各国专家学者宣讲了自己的论文,并围绕着关于成吉思汗的评价、忽必烈在漠北草原的领地、蒙古的语言文字、《元朝秘史》的抄本、查坦人的社会组织以及蒙古早期的刑罚用语“按答奚”等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在这次会议上,每位与会者还获赠一部《天骄伟业——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研究纪念文集》。该书由郝时远、罗贤佑、乌兰编辑,收录了现代中国学者关于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时期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纪念成吉思汗称汗八百周年——成吉思汗与草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7月28—29日在内蒙呼和浩特市举行,有来自北京、天津、南京、广州、郑州、南阳、石家庄以及内蒙各高校、博物馆与研究院所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大家围绕着会议主题各抒己见,论述了关于成吉思汗与草原文化的各方面的学术问题。在此期间,有关《胜公和尚道行碑铭》、成吉思汗的札撒大典、《蒙古秘史》中的“七十口大锅”、哈剌和林的教育、鄂尔多斯的汪古后裔、“投下”名词的来源、蒙古对明朝民族观的二重性、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以及河南的蒙古族等话题引起大家普遍的兴趣,就此在会上、会下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充分的交流,收获良多。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馆、大召及蒙牛乳品生产基地。专家学者们下榻在新近落成的蒙古风情园可汗宫大酒店,在研讨活动之余,尽情领略了古朴自然的生态景观与风情万种的蒙古文化魅力。

查看全文......

所有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