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治理

内容摘要: 因具有"欧洲之必需"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奥匈帝国确立了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帝国社会结构最突出特点是11个民族和最少7种宗教文化共处一体,民族关系与治理是帝国治理的重中之重,这也决定了帝国走上了不同于其他西欧大国的对内扩张和殖民的道路。帝国在民族关系的治理上主要采取了"扶强压弱"的不平衡方式,即主要以牺牲众多弱势民族的利益来维护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的强势政治地位,以达到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但这也使得帝国中一些地区的民族运动朝着脱离帝国的方向发展,为帝国在"一战"后解体埋下了伏笔。作为中欧地区的多民族政治体,奥匈帝国在民族关系治理上的一些做法对现代中东欧地区的民族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奥匈帝国;民族关系;治理;经验;


作者:高晓川(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来源: 《世界民族》 2014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D56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