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特·桃花石”考释

内容摘要:  "塔特"(tat)原指印欧人种居民,后因回鹘汗统转至印欧人种的(?)跌系统亦将回鹘人称为"塔特"。"桃花石"((?))一词有广、狭二义:广义用于指称"中国"或"中国人"包括中国境内的突厥人和回鹘人),具有"古老、强大"的文化涵义;狭义用于指称汉人。麻赫穆德·喀什噶尔将双部词"塔特·桃花石"((?))分别释为"波斯"和"突厥"及"回鹘人"和"秦人",是由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指称对象的变化所导致的,是其居民构成发生变化的反映。该词语义的演变正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代民族构成特点。
 


关键词:塔特; 桃花石; 民族构成;


作者:李树辉(新疆社会科学院)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2014年 第3期


中图分类号:H0-05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