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 |
邮箱: |
liuht@cass.org.cn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办公楼《民族研究》编辑部 |
- 个人基本信息
刘海涛,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法学博士,群众,研究员
- 职务及社会兼职
-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 从事工作及专长
现从事人类学研究,主要学术专长是历史人类学格式填写。
现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编辑工作,主要业务专长是民族学人类学编辑- 科研成果
(一)专著:《美国民族史学》(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
(二)论文:
1.《对西方学界“ethnohistory”一词的历史考察》(论文),《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2.《评述、反思与整合:西方学界当代“民族史学”观》(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3.《何为“事件”:萨林斯“结构史观”的拓展与挑战》(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4.《结构视域中的历史观:博阿斯学派新解》(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5.《美国民族史学知识体系生成的背景环境与影响》(论文),《民族学刊》2022年第3期;
6.《美国“民族史学”发展历程:回溯、反思与展望》(论文),《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
7.《20世纪上半叶美国学界的ethnohistory:民族学人类学的一种有益补充》(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8.《二战后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兴起》(论文),《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9.《二战后族群史研究凸显于美国学界的动因分析》(论文),《世界民族》2014年第2期;
10.《国内外学界对“ethnohistory”的研究与认知》(论文),《青海民族研究》(论文)2018年第2期;
11.《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文),《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
12.《论西方人类学“历史化”的学术环境》(论文),《世界民族》2008年第5期),该文论点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摘编;
13.《西方人类学“历史化”的动因分析——以美国“民族历史学”的影响为中心》(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该文论点被《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20日(理论周刊)第6版摘编;
14.《论西方“历史人类学”及其学术环境》(论文),《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15.《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论文),《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16.《滕尼斯“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当代意义——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构建的创新发展》(论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7.《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赓续发展》(论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6期;
18.《民族身份的确认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中的意义——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2期;
19.《自我的表征与社会的隐喻:“自我民族志”析论及反思》(论文),《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20.《主体民族志与当代民族志的走向》(论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21.《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矛盾与困境》(论文),《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22.《论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诸对矛盾与“主客位”研究》(论文),《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23.《生计与生态:生态人类学的田野实践》(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8日第3版;
24.《中国民族学田野实践》(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25日第11版(人类学专版);
25.《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报》2008年8月5日第3版(人类学专版);
(三)其他。
责编代表作:何星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象征——基于习近平关于“石榴籽”和“石榴”相关论述的阐释》(论文、责任编辑刘海涛),《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 获奖情况
1. 刘海涛独著《论西方人类学“历史化”的学术环境》(刊于《世界民族》2008年第5期)获2010年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2. 2020年刘海涛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编辑”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