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ea.cass.cn
机构人员
邸永君
地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邮编100081)

当前位置: 首页机构人员— 邸永君

个人基本信息
邸永君,清史满族史专家,散文作家。
笔名朝天,男,汉族,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
主要经历:
1957年5月7日,生于河北省固安县。1963年—1974年,先后就读于固安城内小学、马北小学、马庄农业中学和固安中学;1974年3月—1975年11月在固安五七干校农场插队;1975年11月起入石油部,先后任钳工、西南石油学院机械系储运专业进修生、石油勘察技校数学教师和华北石油职工大学附属学校历史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其间于1984年—1986年在华北石油教育学院历史专业学习。1991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1994年获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997年获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科研处处长、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晋升为研究员。
本人对祖先、前贤怀有温情与敬意,向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在个人修养方面,秉承先师孔子“君子不器”及曾子“修身、齐家”之古训,注重涵养性情,以文会友,粗通音律,颇嗜金石,喜篆刻,好风雅;坚持治实学,做实事,务实名;力求提升品位,实现价值,不枉此生。
               
附:近作七言诗二首,借以抒怀,冀请诸同道正之。
               
                  思乡偶成
桑梓别来又一春,城边故梦久追寻。
悲歌易水英雄胆,结义桃园壮士心。
渤海滔滔骇浪涌,燕山莽莽阵云深。
豪情风骨消磨尽,缕缕乡音不忍闻。
 
                  咏三希堂
深宫雅室聚三希,法帖乾龙两依依。
夏日恭摹陶而醉,春宵敬览痴且迷。
石渠宝笈书荟萃,秘殿珠林画云集。
无奈盛极衰必至,昏鸦老树伤仳离。
职务及社会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民族所纪委委员、河北省人才工程特聘专家、北京市西城区文史学会学术顾问、北京市怀柔区满族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等。
从事工作及专长
清史与满族史、东北少数民族史、当代民族文化问题。
科研成果
主要著述:
专著:
1、《清代翰林院制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7年再版;
2、《清代满蒙翰林群体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3、《蚕食与鲸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月出版;
4、《百年沧桑话翰林——晚清翰林及其后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论文:
1、《启心郎考》,《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清代庶吉士制度考述》,《燕京学报》第18期;
3、《清代的拔贡》,《清史研究》1997年第1期;
4、《“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5、《关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
6、《“满洲”一词由来考》,《满语研究》2003年第1期;
7、《从<大义绝迷录>看清世宗之文化本位观》,《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
8、《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之思考》,《中国宗教》2004年第4期;
9、《中国历史上民族宗教政策的现代启示》,《中国宗教》2005年第1期;
10、《清代翰林中的孔圣后裔》,《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1、《加强对“中华国族”的核心认同》《理论视野》2010年第6期;
12、《三希堂小史》,《紫禁城》2011年第10期。
散文:
1、《真情豪气满乾坤—记吾师王钟翰先生》,《新华文摘》2002年第8期;
2、《一代中国农民苦难的缩影—记我的舅舅田文葵》,《华文精撷》May2003;
3、《翰林与我的不解缘》,《光明日报》2011年4月12日第12版;
4、《见贤思齐应未迟》,《光明日报》2011年8月1日第5版;
5、《廿载“翰林”路,幸遇钟翰师》,《中华读书报》2011年4月20日第15版;
6、《景山“三翰林碑”史话》,《中华读书报》2011年7月20日第5版。
文集:
1、《愿将心事付瑶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小楼昨夜又东风》,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品物记——重温古人的优雅生活》,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4、《民族学名家十人谈》,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
获奖情况
主要获奖成果:
1、《清代翰林院制度》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2、《清代满蒙翰林群体研究》获黑龙江省优秀图书奖;
3、曾连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好作者一等奖。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