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人文经济》(第2版)自序
作者:刘晓春 日期:2014-04-17 浏览次数:4267

 

鄂伦春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20世纪50年代经政府识别而确定。森林孕育了鄂伦春族,狩猎是鄂伦春族最重要的生产活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鄂伦春族仍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以狩猎为生。自1951年开始,政府在鄂伦春族地区逐步推行建立自治旗和猎民乡镇,定居,转产,禁猎,直至目前的以农为主和多种经营,到20世纪末,整个民族全部“禁猎转产”。在这60年的时间里,鄂伦春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日见变迁。定居、转产、禁猎、务农使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基础不复存在,也中断了游猎文化的自然演进过程。

鄂伦春族也是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鄂伦春族8196人。但是,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发展模式、民族诉求均具有世界性的典型意义。沧海桑田,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年,是发展的60年,辉煌的60年,同时也是充满挑战和充满矛盾的60年。该书重点论述了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阐述了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生态文明价值与现代文明价值。对生态影响下的鄂伦春族的命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对鄂伦春族的定居、转产、禁猎、务农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

该书以鄂伦春族为个案,以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为议题,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理价值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研究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决策依据和实施情况。对民族村及自治地方的主体行为、生存权利、文化表象、资源开发、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人口较少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一个价值存在,他们有权利保持自己的传统,也有权利发展自己的文化。如何通过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土地权利而保护他们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从群体权利的角度考虑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通过保护他们的文化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研究鄂伦春族?如何认识鄂伦春族?笔者认为:研究鄂伦春族要有全球意识、当代意识、历史意识、中国意识、民族意识、权利意识、发展意识和问题意识。鄂伦春族在中国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在亚北极,鄂伦春族则分布在多个国家,中国的鄂伦春使北极文化延伸到我们面前。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伦理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考古价值。研究鄂伦春族桦树皮文化,对亚北极考古学具有重要意义。狩猎文化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全球化的强势体现在它正全面取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摧毁了一些从事传统狩猎业、采集业的部落文明。发展能够创造公平和人道社会的神话业已破产。

狩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理念告诉我们:万物皆有灵,地球有经络,没有信仰就没有希望。遵从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才会自律;人类自律,山河才会秀美。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萨满文化具有借鉴价值。文化是多样的,文明则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文化是可以批判的,针对有些并不文明的行为,人类需要不断的反思。人类的文明不完全是文化的整合,而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共生。大小兴安岭的植被不仅仅是树木和花草,鄂伦春人是当中最重要的“植被”。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逐渐消失,不是因为他们落后,而是生态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快速、巨大的变化。他们正在消失的文化,恰恰是我们还没有很好解读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中优秀的传统生态理念才是中国生态理论的根本。

我以为,发展是基于文化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比基础设施建设更为重要,文化发展与文化平等的意义应超越狭隘的经济开发。从一个民族到一个国家,文化他杀是可悲的,文化自杀更可悲。文化自觉是希望,文化自信是根本,文化强国才是王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即使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没有再发展的前途了。 

 

作者按:刘晓春著《鄂伦春人文经济》(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230千字。该书在2010年(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章节和内容。

文章来源:刘晓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