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Economic Transition of Pastoralism in Western China
作者:网络信息中心 日期:2014-03-25 浏览次数:3819

 

作者:杜发春,张世和著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1月

字数:251千字

ISBN:9787513021098

页数:264

关键词:牧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2004B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苏尼特右旗草原畜牧业转型研究”(2008)结项成果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是中国西部草原牧区,重点以青海三江源地区和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为例,着力探讨牧区经济发展及其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内容涉及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及其转型的理论、草原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牧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牧民贫困和收入增长、民族传统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草原大国,天然草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中国草原属欧亚大草原的东延部分,大都分布于干旱少雨的内陆地区。全国共有草原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1.7%,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游牧民族依托草原资源形成以游牧为特征的草原畜牧业,在此基础上构成强悍的游牧社会和灿烂的游牧文明。草原畜牧业是人类利用牲畜觅食草原上自然生长的牧草而实现牲畜繁殖进而获得畜产品的行业。其中人、畜、草各自作为子系统,共同构成功能相互耦合的草原畜牧业的大系统。

在草原畜牧业大系统中,人、草、畜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理论上牧草的生产能力决定草场承载牲畜的边际数量,而牲畜的边际数量决定畜产品的数量并最终决定人口的边际数量。然而现实的逻辑关系恰恰相反: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牲畜,更多的牲畜需要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草场。但草场的的数量和质量具有刚性,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低下时通常以牲畜数量周期性大幅减少实现草牧场的休养生息,但在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逐步增强之后,则只能以草原因不堪畜群过度采食而退化、沙化甚至荒漠化来达到新的平衡。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 “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研究” (2004·B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苏尼特右旗草原畜牧业转型研究”(2008)结项成果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是中国西部草原牧区,重点以青海三江源地区和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为例,着力探讨牧区经济发展及其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内容涉及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及其转型的理论、草原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牧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牧民贫困和牧区扶贫等。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1.关于畜牧业经济类型及其演变。中国西部地区畜牧业经济类型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外在政策的变化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演变,即从传统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再到生态畜牧业。这种不断演进不仅仅是经济的转型,而且牵涉到社会和文化方面。其经济转型及其所伴随的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必然使根植于游牧文明的牧区少数民族经济生产方式、社会和文化发生变迁,带来牧区社会、文化的重组和整合。

2.关于生态畜牧业。“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是对“现代畜牧业”和“传统畜牧业”的取长补短的历史产物,对我国西部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已经成为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的基本走向。

3.关于牧区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从大的移民分类上,牧区生态移民是政府主导型的“非自愿性移民”。许多地区的生态移民强调“群众自愿、政府引导”,但多数情况是“牧民在自愿情况下的被动选择”,搬迁牧民对政府有着较大的依赖性。一些地方的项目实施结果表明,牧民搬迁后短期内后续生计难以解决,文化难以融入城镇,生态移民陷入困境。因此,迫切需要谨慎做好牧区生态移民项目的事前评估,才能降低其经济、生态和社会风险。

4.关于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草原牧区的经济转型,需要考虑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民间知识体系所具有的合理内涵。不论对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来说还是对蒙古高原干旱草原来说,游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最适宜的方式。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导论

      一、研究现状和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四、研究发现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 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畜牧业经济类型及其演变

         一、从传统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

         二、现代畜牧业与生态畜牧业

       三、畜牧业发展模式与社会文明类型

       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要素

     第二节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争辩和地方实践

        一、草原生态退化及其治理

        二、生态畜牧业的类型划分

        三、生态畜牧业的地方实践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一、牧区畜群结构

        二、科技含量

        三、畜产品流通体系和市场辐射

……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和田野调查报告

第三部分 附录

   

作者简介

杜发春,196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民族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移民、游牧民定居,加拿大原住民。

张世和,1956年生,中央民族大学1985届民族理论硕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民族理沦、民国民族问题及民族关系、民族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问题、草原牧区发展研究。

 

文章来源:王小霞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