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科奇人的萨满铃鼓:行走的神鹿
作者:刘晓春 日期:2017-12-20 浏览次数:9076

在地球的北极圈,生活着众多的人口较少民族,漫长酷寒的冬天,短暂灿烂的夏天,构成了北极原住民独特的生命基因与信仰。

俄罗斯楚科奇民族自治区,于1930年12月10成立,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角,是世界的最东北端,有“地球东极”之称。面积73.77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北极圈内。主要产业为采矿、捕猎、捕鱼以及驯鹿养殖等。自治区内生活着数十个民族,原住民包括楚科奇人、因纽特人、科里亚克人、尤卡吉尔人和埃文人等。常住人口为50530人(2010年),其中楚科奇人为12625人, 因纽特人为1534人,埃文人1407人,楚瓦什95人,尤卡吉尔人185人,埃文基37人,科里亚克人55人。

据考古发现,大约在几千年前,从亚洲的中部或东部有人迁移至此,以捕猎为生。当时楚科奇半岛与阿拉斯加尚没有分开,这里是茂密的森林,生活着猛犸象、牦牛、野牛和驯鹿。17世纪,俄罗斯打通了通往中亚、外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商路。17世纪中期,1641至1642年,历史文献开始提及楚科奇人。

楚科奇人信仰萨满教,崇尚万物有灵。“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们认为,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宇宙会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萨满是人与神沟通的使者,他的职责通常很多。比如,祈求神灵赐予万物平安和昌盛,保佑人类子孙兴旺、动物繁衍生息,狩猎成功、消灾免祸、亲人疾病治愈等。萨满还要为死去的人送别,以抚慰逝者的灵魂。萨满以超自然的法力,实施他们的智慧。萨满在精神助手的帮助下发挥作用,没有神灵的加持萨满是没有力量的。神灵赋予萨满特殊的能力,通过萨满,人们可以与超自然的事物交流,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旅。

萨满服饰、萨满铃鼓和木槌等法器,在萨满教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是楚科奇民族宗教世界观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认为,萨满要按照神灵的指示制作礼仪服装,这种服饰包含天体演化符号,上半身或右半身与上天相连,下半身或左半身与地狱相连。萨满铃鼓被楚科奇人视作“行走的神鹿”,因为萨满铃鼓一般都是用上等的鹿皮制作,与此同时,提供鹿皮的鹿之灵魂也因此依附在铃鼓中。而在那些有着游牧传统的民族(雅库特人、图瓦人)看来,铃鼓是神马,而木槌是鞭子。“萨满树”的观念也与铃鼓密切联系。楚科奇人迷信这样一种说法:神灵会告诉萨满,在某个地方生长着一种树,长什么样子,只有这种树才可以制作铃鼓的轮缘和手柄。

萨满跳神作法就是与“自我”和神灵的对话,神灵会带着萨满到另一个世界探寻。萨满用各种夸张的动作、神秘的歌谣和言语向族人诉说,他要去什么地方游走,遇到了什么事情和鬼怪。跳神作法时间可以在白天举行,也可以在夜晚举行。地点可以在家中,也可以在户外。在楚科奇民间,普遍流行着一种观念:病痛是由偷走人类灵魂的恶魔带来的,萨满的责任就是要把灵魂找回来,将它还给人类。很多情况下,病人因为相信萨满的法力,肉体和精神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楚科奇人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导师,萨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神之间和谐相处的代言人。对于当代而言,古老的萨满文化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图片来源:俄文版《楚科奇民族》——关于楚科奇民族历史、风俗传统、副业和民族节日的相册。摄影师:Сepгeхaлaнcкий。

楚科奇少女

楚科奇人的传统住房

楚科奇人的驯鹿群

楚科奇老人

楚科奇萨满

楚科奇儿童

 

 

文章来源:刘晓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