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类学论文索引
日期:2012-09-06 浏览次数:1676

叶林.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即人本学或人本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
杨祯钦.哲学人类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
Ю.基米列夫、方允减.现代资产阶级宗教哲学人类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2)
P.博瑟特、杜华.人的哲学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观点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5)
欧阳光伟.哲学人类学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3)
梅宝树.要重视人类学本体论的研究——读李泽厚哲学美学论著扎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4)
A.科祖林、文平.心理学与哲学人类学的相互作用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8)
马名驹.奥哈根博士谈当代西方哲学和哲学人类学[J].哲学动态,1986年,(2)
宋伟.审美之谜的人类学实质——略论美学的哲学基础[J].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2)
张哲.哲学人类学[J].长白学刊,1986年,(3)
B.库利科夫、何萍.哲学-教育人类学:问题和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8)
刘伟.人类学的主题与哲学人类学一一读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J].河北学刊,1987年,(2)
张寿祺.论西方哲学整体论不能作为我们人类学的指导思想——答整体论是人类学的标志说者所云[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7年,(4)
牛龙菲.文化人类学向哲学人本学的转变——有关人与文化的思考之三[J].兰州学刊,1987年,(6)
何金彝.《人论》——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导引[J].社会科学,1987年,(6)
H•O•帕贝、侯圣银、袁凯声.关于哲学人类学(上)[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1988年,(2)
H•O•帕贝,候圣银、袁凯声.关于哲学人类学(下) [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3)
程伟礼.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实践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年,(4)
詻里戈良、刘金泉.哲学人类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5)
严国珍.《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学》——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本质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9)
班马.韦玲的灵——少女小说中的童年生命感和哲学人类学的幽思[J].当代文坛 , 1989年,(3)
申小龙.论结构人类学的语言哲学及其亲属称谓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3)
高树帜.浅析孔子哲学人类学价值体系[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9年,(4)
李殿斌、符扬.生物哲学人类学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年,(4)
甫祎勒,李殿斌、杨剑.文化哲学人类学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4)
魏琦、杨赋斌.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 期
魏琦、杨赋斌.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4)
石路.论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J].学术交流,1991年,(1)
顾士敏.中国古哲学中的人类学内容[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年,(3)
刘广明.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历史分期理论的历史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4)
衣俊卿.从日常生活批判到哲学人类学——中国现代化的宏观理论构想[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1)
顾士敏.儒学与哲学人类学[J].思想战线,1992年,(2)
衣俊卿.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现代哲学人类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1)
蔡俊生.哲学人类学问答──访副研究员蔡俊生[J].哲学动态,1993年,(5)
柴文华.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1994年,(5)
梦海.论海德格尔的人类观──兼论存在哲学与哲学人类学的关系[J].求是学刊,1994年,(6)
虞永平.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观点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1995年,(1)
张伯霖、M.D.狄也盖.爱因斯坦与哲学人类学[J].世界哲学,1995年 ,(S1)
顾士敏.哲学人类学:儒学研究的一个新视点[J].云南社会科学, 1996年,(1)
王尔勃.人文精神的本质——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出发的三重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1)
李森、韦里亚斯、金娜.哲学上的人类学转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1)
柴可夫斯基、李森.哲学上的人类学转折与活动研究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1996年,(1)
高树帜.简论孔子哲学人类学及其生命力[J].运城学院学报,1997年,(2)
张玉霞.深层发展的可贵探索──读《发展:在哲学人类学视野内》[J].学习与探索,1997年,(5)
葛新斌.人的基本特征与特殊教育的开展——哲学人类学对特殊教育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7年,(6)
孙云.走向深层发展研究——《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评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1)
尹树广、王裕江.沉思,发展问题与哲学——评《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J].求是学刊,1998年,(1)
杨子怡.笔塑潮汕个性,文著邹鲁精神——《潮人》关于人的哲学文化人类学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
杨子怡.《诗经》中人的解读——《诗经》哲学人类学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年,(3)
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读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J].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3)
马来平.读《当代哲学人类学》[J].发展论坛,1999年,(2)
刘蔚华.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读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J].东岳论丛, 1999年,(2)
夏永翔.建构完整的哲学人类观——读《当代哲学人类学》[J].出版广角,1999年,(3)
色音.论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教哲学的滥觞─—关于一种民间思想的哲学人类学探讨[J].宗教学研究,1999年,(3)
傅永寿.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3)
韩民青.寻求人类的光明结局——写在《当代哲学人类学》出版之际[J].出版广角,1999年,(3)
金大业.实践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新探索[J].前进论坛,1999年,(4)
葛恒云.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哲学倾向[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4)
黄楠森.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人类学的有益探索[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5)
崔自铎.从研究人类奥秘走进哲学人类学[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5)
刘蔚华.《当代哲学人类学》的五个特点[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5)
马来平.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哲学人类学理论体系[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5)
《当代哲学人类学》出版.哲学动态,1999年,(7)
徐继存.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1)
尔建.马克思哲学人类学中的美学和美育[J].南京晓荘学院学报,2000年,(1)
杨亚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评韩民青新著《当代哲学人类学》[J].理论学刊,2000年,(2)
王南湜.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人类学范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2)
王莹.宗教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试评[J].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3)
段颖、杨慧.文化人类学的哲学内涵、经验与理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5)
王南湜.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近五十年中国主流哲学的演变及其逻辑[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6)
傅有德.西方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评张荣的《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J].哲学动态,2000年,(6)
韩民青.论坛荟萃——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0年 11期
韩民青.论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和哲学人类学[J].学术研究,2001年,(1)
韦有多.人学与人的哲学、人类学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1)
M•姆霍维奇.现代哲学人类学的遗产[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1)
谢永康.从人类学范式看马克思哲学的定位问题[J].求是学刊,2001年,(2)
郑召利.论交往实践活动的哲学人类学根据[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年,(2)
季国清.网络时代与网络世界的哲学人类学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8)
王曙光、张胜康.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解析[J].医学与哲学, 2002年,(9)
章海荣.从哲学人类学背景管窥旅游审美[J].思想战线,2002年,(1)
莫伟民.福柯的反人类学主体主义和哲学的出路[J].哲学研究,2002年,(1)
王玲.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创生——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J].学习与探索,2002年,(2)
贺国光.马克思“劳动创造美”命题的哲学人类学意义[J].晋阳学刊,2002年,(2)
顾胜.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思想的形成——兼论卡西尔文化哲学的人类学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3)
李承先.自然人•社会人•自然人——关于“教育回归自然”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6)
王晓东.生存论视域中主体间性理论及其理论误区——一种对主体间类存在关系的哲学人类学反思[J].人文杂志,2003年,(1)
顾胜.深度描绘:卡西尔的神话域及语言域——再论卡西尔文化哲学的人类学影响[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1)
朱荣兰、王祥.论理性兴衰中的人——评析哲学的三次人类学转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2)
苗启明、杨学军.论马克思哲学在具体境域上的开新:实践人类学哲学[J].云南社会科学, 2003年,(6)
苗启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实践人类学哲学[J].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年,(6)
李妍妍.崇高:康德人类学哲学的有机元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翠.意义与局限:舍勒哲学人类学的评价[J].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4)
陈挺.马克思类本质理论关于人的解放旨趣——一种哲学人类学的视野透视[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4)
卢坤、杨楹.康德哲学的人类学归宿[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5)
苗启明、马进.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人类学哲学[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6)
刘兴凯、杨明.自然权利的界定及其实践性意义——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下的新思路[J].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6)
杨威、陈红.舍勒的哲学人类学及其当代启示[J].学术交流,2004年(12)
刘兴凯、杨明.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解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2)
王浩.“感”•“象”•“数”——《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哲学人类学释读[J].周易研究,2005年,(3)
麻勇斌.苗族医学人类学分析的哲学缺失[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4)
张晓春、罗康隆.医学人类学对过程哲学的阐释[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4)
王吉春、王金霞.哲学人类学及其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年,(5)
丁立群.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J].学术交流,2005年,(7)
白建西.成长的秘史——《梅妞放羊》的哲学人类学解读[J].名作欣赏,2005年,(9)
花山.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广西民族学院“人类学研究”恳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1)
李震.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人类学主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
董晔.从人类学哲学视野看康德“崇高”的文化意蕴[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4)
朱炳祥、冷凤彩.人类学视角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中国风格”[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6)
郑慧子.环境哲学的实质:当代哲学的“人类学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0期
黎德扬、孙德忠.论科学技术的哲学人类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2)
薛勇民、王凤华.论生命未完成与生命完善及其对终身教育的启示——基于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3)
郭景华.新儒家: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的要素分析——李泽厚学术思想的一个个案研究[J].船山学刊,2007年,(4)
高云涌.文艺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读《回归实践论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J].学术交流,2007年10期
王小平.从哲学人类学看文学表述的意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0)
雷淑娟.哲学人类学视域中的语言观之我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1)
英冠球.从舍勒伦理学的观点看哲学人类学的地位[J].现代哲学,2008年,(1)
王韶峰、孙庆祝.论教育的目的——有感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
赵新友、王四达.“在人际关系中创造性转换的自我”何以可能?——评杜维明对儒家“哲学人类学”的“创造性阐释”[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3)
臧峰宇.人类学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3)
张经纬.读《人类学的哲学之根》[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3)
金寿铁.人是来自自然的乌托邦生物——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人类学思想[J].社会科学,2008年(12)
张羽佳.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2)
张广斌.博尔诺夫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教育意蕴[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2)
陈燕.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J].学术探索,2009年,(3)
张全胜.埃尔斯特分析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果真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吗?——与俞吾金老师商榷[J].理论界,2009年,(7)
雍青.从本质追寻到存在关怀——巴赫金哲学人类学评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
苑国华.神话与哲学之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
许鲁洲.马克思哲学的人本论立场与人类学唯物主义[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
高申春.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
许鲁洲、苗启明.论马克思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视野[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2)
胡桂彬、曲宗琴.试析西方哲学人类学学派中创新素质教育思想[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3)
伍雪辉.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基于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4)
许鲁洲、苗启明.试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观中的价值引导[J].2010年,(5)
夏莹.科耶夫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及其存在论本质辨析——兼论如何理解科耶夫的“哲学人类学”[J].学海,2010年,(6)
张艳辉.论人的本质及教育的本源、属性和出发点——基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的思考,伍雪辉[J].教育探索,2010年,(8)
许鲁洲、刘招明.马克思哲学:从人类学视野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J].求实,2010年,(8)
现杨明、李建珊.代技术的演进与人类未来之命运探析——基于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的透视[J],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前沿,2010年,(23)
谢永康.人类学作为第一哲学——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精神[J].2012年,(2)
许鲁洲、苗启明.马克思开创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学哲学[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2)
韩锺恩.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人类学事实与艺术学前提以及音乐本质力量的先在性——由2011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议题引发的三个讨论与进一步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3)
戴兆国.人永远走在向善的路上——论康德道德哲学的人类学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1年,(4)
许鲁洲、苗启明.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化: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5)
葛晓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考——基于哲学人类学角度[J].人民论坛,2011年,(5)
董振华.论创新劳动的哲学人类学意义[J].现代哲学,2011年,(6)
刘正江.探寻中国人类学之根——由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谈起[J].丝绸之路,2011年,(10)
李晓明.人与自然的和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人类学灼见[J].作家,2011年,(18)
 

文章来源:乌云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