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党委书记在《西夏文物》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致辞
作者:张昌东 日期:2014-08-20 浏览次数:1023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值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的重大项目《西夏文物》编纂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拨冗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敬意!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存在的一个王朝,地覆西北广袤腹地,时跨近两个世纪,先后与北宋、辽朝,南宋、金朝抗衡,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走向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但在长于记载各朝代历史的中国史料库中,西夏的历史资料与西夏王朝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尽管还有宋代其他资料可做补充,但与宋、辽、金朝相比,西夏的历史因资料匮乏而显得模糊不清,后世称西夏为“神秘的王朝”盖源于此。

近代以来,历史又给了复原西夏历史新的契机。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和西夏研究学者坚持不懈的艰苦发掘、考证和研究,在西夏故地陆续出土了大量西夏文物,为西夏历史的研究增添了一批又一批鲜活的实物资料。西夏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夏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当时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状况,西夏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大大丰富了后人对西夏王朝的认知,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遗产。特别是对西夏这样缺乏文献记载的王朝,文物可视为西夏历史文化积淀的根脉,为揭示西夏历史中许多重要问题提供了实物依据,也为重新复原西夏历史提供了关键性素材。随着西夏文物的不断发掘,使远离我们的西夏历史被逐渐拉近,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渐渐在恢复着昔日的风采。

近些年来,西夏研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量西夏文物的新发现及其研究成果的不断刊布。西夏文物的发掘推动了西夏历史研究的迅速发展,西夏学已经成为时下引人关注的一门显学。不断增长的研究队伍和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大面积地填补了西夏历史的空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我所著名西夏历史学家史金波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的立项和组织实施,必将会极大地推动西夏历史研究事业的发展。

《西夏文物》的编纂工作是《西夏文献文物研究》重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西夏研究乃至宋辽金元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系统性资料的重要学术工程,是西夏研究领域一项填补空白的标志性成果。《西夏文物》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国内西夏文物的一次全面普查和调研工作。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使保存在全国各地、各部门的西夏文物家底更加明晰,因为这期间各地又发现了不少新的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特别是经过全国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西夏故地各省区都新发现了不少西夏遗址。这些新文物和多种类型的遗址为西夏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新资料。这次《西夏文物》编纂出版工作由科研部门和文博部门密切合作,在西夏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加强原创性研究,努力发掘文物的价值,尽量在出版物和数据库中体现出西夏文物的藏品管理、科学研究、展示传播的能力和水平,大大体现了西夏文物的藏品特色和优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夏文物》的编纂出版项目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文物局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国家文物局于2012年8月向宁夏、甘肃、内蒙古、北京市等13个相关文物局(厅)发出文件,指出《西夏文物》的出版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基础性的学术工程,请各有关部门对编纂出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对西夏文物的调研和拍摄给予积极支持。这一文件对我们正在开展的《西夏文物》编纂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证明了这一项目的重要学术价值及其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史金波先生主持的这项重大学术工程。借此机会,我想表达几点希望:

1、加强合作,搞好协调。《西夏文物》的编纂出版涉及到文物出土的省区和文物收藏保管的相关部门,是一项跨省区、跨部门合作的学术工程。我们希望各相关省区和有关单位在过去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在《西夏文物》的书稿修订阶段和编纂出版过程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为顺利完成这个重大学术工程作出各自的努力和贡献。

2、希望参加项目的各位专家学者集中时间和精力,争取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好《西夏文物》的调查研究和书稿的编纂出版工作。参加项目的各位专家学者大多身兼数职,各编的主编大多是院长、馆长,本职工作非常繁忙,希望各位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分出一定时间抓好本编的资料搜集、考察研究和编纂出版等各项工作。

3、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争取留给当代和后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希望大家要抓住西夏研究的新机遇,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高标准,展示高水平,不敷衍,不凑合。使《西夏文物》这一重大学术成果能够经得起学术界的考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最后,我们希望《西夏文物》的编纂出版能为方兴未艾的西夏研究提供一份丰厚的学术资源,为推动西夏学科的建设和西夏研究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张昌东书记致辞

张昌东书记致辞

《西夏文物》编纂工作会议现场

《西夏文物》编纂工作会议现场
 

文章来源:周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