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雯翠: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特征分析
作者:马爽/摘编 日期:2018-09-13 浏览次数:2206

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点区域,是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民族地区不仅是我国主要的江河发源地,还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的大工程,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往往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难抉择。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发展。理清民族地区的污染现状,锁定污染根源,是民族地区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利用2006-2015年民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因素分解的方法,从规模、结构、强度等三个维度,分析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特征,并针对不同省区的污染特征,进一步对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通过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来保障、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一、文献综述

现有关于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既有文献主要集中讨论了民族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民族地区的碳排放测算与分解等问题。上述研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研究角度,为深入理解民族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贡献了宝贵的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不过,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污染的个性问题对于民族地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更为基础的特征分析十分关键。为此,本研究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和因素分解等方法,从最能全面反映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特征的规模、结构、强度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特征,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证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本文的样本是2006-2015年民族地区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其中,污染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经济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能源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二、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规模特征

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披露的2006-2015民族8省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将8省区的数据合并,得到民族地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06-2015年的这十年中,民族地区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民族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平稳下降;民族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民族地区用占全国15%的人口,创造了10%左右的GDP,却排放了20%左右的污染。分别统计2006-2015年民族8省区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反映不同省区的环境污染排放现状及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尽管整体看来,民族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都在逐年减少,但不同省区却表现不同:

1.民族地区水污染的规模特征。民族地区8个省区按照2015年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广西、云南、新疆、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和西藏,水污染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广西在2011年出现断崖式下降;第二,内蒙古和宁夏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呈现稳步下降趋势;第三,云南和贵州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出现跳跃式反弹;第四,西藏、青海和新疆三个省区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逐年上升。

2.民族地区大气污染的规模特征。民族地区8个省区按照2015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内蒙古、贵州、新疆、云南、广西、宁夏、青海和西藏,大气污染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内蒙古、贵州、广西、宁夏四个省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第二,云南、新疆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增加;第三,西藏、青海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这十年期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总体看来,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规模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总体看来,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实现减排目标,与全国同步;第二,经济贡献小,污染贡献大,这主要体现在民族地区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低于环境污染的全国占比;第三,不同省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呈现出断崖式下降、稳步下降、跳跃式反弹、逐年上升等多元化趋势;第四,4个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4个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上升。

三、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结构特征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两个:生产和生活。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决定了环境污染来源的发生,而不同的污染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差异化。因此,讨论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特征就不得不分析环境污染的结构特征。笔者分别计算2006-2015年民族8省区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比重,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比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部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比重,以及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部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比重,以此反映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结果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民族地区的化学需氧量排放结构仍然以工业污染为主,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还没有实现从工业为主向生活为主的转变;第二,并不是所有省份的工业化学需氧量占比在逐年下降,宁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的工业化学需氧量占比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逐年递增,这与全国的情况相悖;第三,除云南和新疆外,大部分民族省区的工业二氧化硫占比逐年下降。

四、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强度特征

如果说,污染排放规模反映的是经济和人口总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污染排放结构反映的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那么,污染排放强度则是从技术、能源、效率的角度对经济质量的深入考察。笔者分别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除以工业生产总值得到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用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除以总人口得到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和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总体看来,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强度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民族地区的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低于全国水平;第二,民族地区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和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均高于全国水平,说明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排放强度有待降低。

五、政策建议

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民族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有可能使民族地区位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因此,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做到内生动力、改革拉力、外在推力的“三力齐进”:第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培育内生动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本源要根植于自身,那就是生态环境的优势,那就是根植于生态环境优势的绿色发展。有了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有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的未来不是重复东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老路,而是应当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道路,形成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内生动力。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稳步形成改革拉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全国意义深远,对民族地区同样意义重大。在生态环境领域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合理的市场定价或交易价值,为将生态资源变为资本资产奠定有效的市场机制。第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保障外在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民族地区,我们既不能为了“绿水青山”而饿肚子,也不能为了“金山银山”而舍生态,因此,应有效借助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助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当然,民族地区内部的环境污染特征和生态环境挑战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经济结构,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污染。显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在做到内生动力、改革拉力、外在推力的“三力齐进”的基础上,结合各省区的特征,还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破除“资源诅咒”,以及依托资源开发所形成的生态环境挑战。破除“资源诅咒”,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基础在于高质量发展。二是提高认识水平。环保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本底良好,然而,良好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不意味着环境保护问题不重要。需要从思想根源上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行动上切实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让全国人民拥有生态屏障。三是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环保主体责任。如果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地方政府的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态环境就会面临挑战。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要久久为功,要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细处,地方政府要切实担当环保主体责任。

  

(摘编自《民族研究》2018年第3期《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的特征分析》,马爽/摘编)

(作者简介:杜雯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18年第3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