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暨语言学研讨会
作者:木仕华 日期:2004-04-26 浏览次数:1309
    第三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暨语言学研讨会(The 3rd  Cross-Straits Workshop on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于2004 年4月17日至18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继1999 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举行的“羌语支语言研讨会”和2002年的藏缅语工作营之后举行的海峡两岸三地第三次藏缅语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承办。大会由Randy J LaPolla负责主办。会议与会者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北京、台北;此外有部分美国、日本的学者,共20 余人参会。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听会。会议研讨的内容涉及藏缅语诸语言的语音、形态句法专题研究、汉藏语类型学、文化语言学、语言与族群认同、羌语方言地图与文化网站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8位学者应邀赴会。民族所学者向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候选人黄成龙的《羌语蒲溪话中的话题与话题化结构》;黄行研究员的《汉藏语多动词句的类型对比》;徐世璇研究员的《土家语声调系统分析》;江荻研究员的《藏语拉萨话动词的“体”及标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巫达的《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木仕华副研究员的《纳西语的示证范畴》;杨将领助理研究员的《独龙语的情态范畴》;周毛草副研究员的《藏语语篇衔接手段初探――以安多玛曲话为例》作为本次会议人数最多的代表团,向中外学者展示了民族所藏缅语研究的雄厚实力和崭新的阵容。
文章来源:木仕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