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
自治区政府承办的,以“友谊、合作、发展、繁荣”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
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博览会开幕。来自东盟国家的政
要出席开幕式。(《光明日报》11·4)
11月8—11日 全国民委信息工作会暨信息工作培训班在北京召开。日前我国已初步形成
由各级民委组成的覆盖全国的民族信息网络,民族工作部门作为涉及民族方面信息的主渠道
地位基本确立。(《中国民族报》11·12)
11月9日 远涉重洋的《云南映像》在拥有1700万人口的南美第一大城市巴西圣保罗进行了成功首演。从而拉开了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南美行”系列文化的序幕。(《云南日报》11·13)
《云南日报》报道,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经过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
年的努力日前在云南建成。
11月12日 为期一周的甘肃省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在兰州开幕。在此期间观众可以
看到各民族的民间艺术、艺术作品和民族服饰的展示。
11月14—16日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与科学发展观座谈(培训)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集思广益,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举措,以科学的
发展观编制一个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内蒙古实际、体现内蒙古特色
和优势的具有较强前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的“十一五”规划,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保持“长
周期、快增长、高质量”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内蒙古日报》11·17)
11月15日 “新疆喀什·中亚南亚经济圈发展战略”论坛在北京举行。为期两天的论坛总共分8个单元,各个单元的中心议题包括:喀什与中亚、南亚经济圈发展战略,喀什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战略,驻华使节、国家部委及专家座谈会,喀什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喀什地区发展与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的战略互动等。(《新疆日报》11·16)
同日,“中国民族经济学之路”暨庆贺施正一执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海市举行。民族经济学是由施正一教授提出并创建的一门新兴学科。会上与会者就当前民族经济学学科体系、民族经济学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广西日报》11·17)
11月16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西藏江孜抗英100中年座谈会。热地、刘延东发表重要讲话,土登才旺、拉巴平措、阴法唐等发言。(《西藏日报》11·17)
同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日本、韩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内地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研讨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立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承传人的保护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经验、献计献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12·9)
11月18日 2004·中国西部论坛在南宁开幕。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疆日报》11·18)
11月19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日前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暨基督教研究中心承办的“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台湾及内地学者40余人参加探讨会。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本次研讨会学者们就基督教基本伦理的基础、原则和行为规范及宗教伦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11月2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日报》、《新西部》杂志、《西藏日报》、《宁夏日报》、《重庆日报》、《新疆日报》、《北方日报》、《广西日报》、《贵州商报》等西部媒体联合举办的西部大开发5周年系列回顾活动暨西部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全面展示5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巨大变化,弘扬西部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勇于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回顾总结西部大开发5年来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成功经验,探讨新一轮西部开发热潮的新思路,激励更多人士投入到西部大开发实践中去的一项重要举措。论坛包括战略发展论坛、财富论坛和西部主流传媒高层论坛。(《西藏日报》11·22)
11月22日 《人民日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日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全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强土地环境资源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1月23—24日 “全球背景下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方向、民族文化产业、现代传媒与贵州民族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贵州民族报》11·25)
11月27日 由中国民族学会与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举办的“文化遗产与民族服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服侍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冲击,民族服饰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一是民族服饰工艺面临危机,不少民族不珍视自己服饰的文化及其工艺,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服侍制作工艺失传。二是珍贵的民族服饰文物外流严重;三是目前对民族服饰重视力度不够。今后,一方面要积极抢救少数民族服饰资源;还要主动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少数民族进行服侍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12·9)
11月30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民族报》12·24)
12月3日 国家民委邀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广电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召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座谈会”。共同协商进一步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国民族报》12·7)
12月5—7日 贵州民族研究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省各民族、社科研究机构、社科联、高等院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问题。就提高人口素质以适应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权益的保障;如何行之有效地贵州省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和依托发展城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贵州民族报》12·9)
12月9日 《人民日报》报道,西藏发展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农牧民今年增收22%,人均现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出现首个人均收入超万元村。
12月10—11日 由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举办的“当代中国宗教和宗教问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新疆、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宗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宗教政策与法制建设、宗教与民间信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中国宗教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12·23)
12月10—13日 “第四届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成果表彰暨总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5年前发起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完成编纂。“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由民间文艺和民间文学两部分组成,较为具体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各地各民族戏曲、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的状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中国民族报》12·14)
12月11日 《北京日报》报道,首家回族历史与文化展馆在宁夏大学建成。新建成的回族历史与文化展馆馆藏品是科研人员在10多年研究回族历史、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过程中,
收集整理的实物资料。20*-多件展品都是实物资料中的精品。
12月14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目前云南2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厅级干部,少数民族领导人才培养选拔取得历史性突破。
12月17日 经过10年的努力,由世界银行和我国政府共同实施的西南、泰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已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国务院扶贫办今天召开了“中国西南、泰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总结暨表彰大会”。(《人民日报》12·18)
同日,第二届贵州经济论坛在贵阳召开,100多名经济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科学发展观与贵州‘十一五’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贵州日报》12·18)
12月20日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与国家民委领导洽谈合作,支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趋向深入,目前已安排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项目15个。(《中国民族报》12·24)
由军旅画家钟开天历时305天创作的巨幅壁画《威楚彝州》(17米×3.25米)近日在昆明创作完成。此壁画为一巨幅国画山水画。画面充分展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自然神奇风貌和悠久灿烂历史文化。(《云南日报》12·20)
同日,首届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三天会展期间,观众达9.2万人次,45个项目签约,金额达11.58亿元。(《云南日报》12·21)
12月22日 《人民日报》报道,庆祝澳门回归五周年,“中华情缘——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在澳门拉开帷幕。此次展出的作品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澳门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了澳门人民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12月23日 西藏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各兄弟省市深入援藏的发展良机,大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预计全年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西藏日报》12·27)
同日,西藏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04年的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形势,明确提出了200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西藏日报》12·24)
12月26日 云南上海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第八次联席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回顾了2004年两省市对口帮扶与经济合作情况,确定了2005年工作思路与重点合作内容。(《云南日报》12·26)
12月27日 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人获杰出奖,188人获优秀奖,41个单位获集体奖,20个单位获组织奖。(《中国民族报》12·28)
《内蒙古日报》报道,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吐尔基山辽墓、集宁路遗址一举夺得“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的2项,考古研究所10部专著相继问世。
12月27—28日 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2004年的经济工作,部署2005年的经济工作,动员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去,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争取明年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会上省委省政府确定明年要继续办好“10件实事”。(《贵州日报》12·29)
12月29日 最近改版的中国西藏信息中心(www.tibet.cn)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涉藏网站,其藏文版更是网上屈指可数的藏文信息来源之一,为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成作出了贡献。(《光明日报》12·30)
同日,“2004年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在京举行。中央部分媒体代表、民族理论研究单位的有关专家、国家民委有关业务部门的主要领导及读者代表参加评选。十大新闻有:中共中央集体学习会研究民族工作;国家民委、财政部出台《关于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国务院有关部委共商加快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大计;我国民族地区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取得巨大成就;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清真食品正式列入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目录;国家投资百亿元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完成编辑;国家民委首次表彰突出贡献专家;少数民族干部牛玉儒先进事迹感动神州。(《中国民族报》12·31)
12月30日 西气东输工程投产庆典暨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胜利建成并成功运营,开通了我国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造福新疆及沿线各族群众,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将发挥重大作用。(《新疆日报》12·31)
12月31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贵州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在黔东北的思南县发现了明代史书中记载的仡佬族悬棺葬遗址。文献记载,悬棺葬为古代仡佬族葬俗。仡佬族是贵州世居民族之一,被称为贵州的先民。这个发现和思南县其他明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汉族和仡佬族文化相互影响以及贵州少数民族的丧葬风俗有重要价值。
我国启动“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将在5年内投入4亿元用于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中国民族报》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