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2-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学术专题讨论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民语委、四川大学、四川阿坝师专、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日本京都大学、荷兰莱登大学的中外藏缅语学者近30人参加了学术讨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藏学院的师生旁听了会议,并踊跃参加讨论。
开幕式由孙宏开研究员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江村罗布等领导到会并致辞。戴庆厦教授致开幕辞。
会议集中讨论了藏缅语族语言描写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会议刊布的一些新的语言材料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孙宏开、刘光坤两位先生《史兴语调查的新收获》、尹蔚彬《业隆话语音系统的特点》、刘辉强先生《重视部分羌语支濒危语言(尔苏、纳木依、贵琼、扎巴)资料的记录和保存》等报告,介绍了语言调查的最新成果。这些语言大多地处偏僻,使用人口很少,上述报告则大大丰富了学术界对这些语言的认识。
藏缅语丰富的形态范畴向来是藏缅语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次会议也对这疑问体进行了集中讨论。戴庆厦、罗自群的报告《景颇语的持续标记》, 对景颇语中持续范畴的特征、形成机制作了细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对动词的体貌问题进行讨论。该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对藏缅语持续范畴的界定问题的热烈讨论。苏连科《凉山彝语形容词构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详细讨论了彝语形容词的构词特点。黄成龙、余文生的报告《羌语的属格及其相关标记》以丰富的羌语方言材料探讨了羌语不同土语属格的形式、分布和功能的相同点和差异性,探讨羌语属格各种形式的时间深度(time-depth),并从跨语言角度,探索属格与受益格(benefaciary marking)、接受格标记(recepient marking)之间的相互关联。文中所涉及的新概念给与会者以很大启发。齐卡佳的报告《浅析白马语的情态范畴》,以丰富详实的调查材料,对过去研究较为薄弱的白马语的情态范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报告中运用了国外语言学界对形态范畴的分析理论,对包括藏缅语研究在内的中国民族语言研究很有借鉴价值。木仕华的报告《纳西语动词的趋向范畴》也引起了与会学者对如何界定趋向范畴、语法化程度如何把握的热烈讨论。李云兵《藏缅语动词性关系从句的语序类型》则从类型学角度宏观分析藏缅语动词性关系从句,周发成的《羌语结构助词简论》,运用大量材料分析羌语结构助词的特点,都给与会学者以深刻印象。
藏缅语中一些使用人口较少语言的亲属关系一直没有较为统一的意见。前述孙宏开、刘光坤、尹蔚彬、刘辉强、齐卡佳等先生的报告以及铃木博之《“九香线”上的藏语方言对比分析》、宋伶俐《濒危之中的贵琼语》等论文,都牵涉到这些语言的亲属关系问题,因而成为大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与会学者讨论十分热烈,并一致呼吁对这些语言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
一些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江荻《藏语的拟声词》讨论了藏语拟声词的语音特征及语法功能。李文华《彝语转述代词研究》讨论了凉山彝语中一种较为独特的转述代词。这些语言现象,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藏缅语和汉语之间的关系也是会议的重要议题。黄行《汉藏民族语中的汉语借词》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汉藏民族语言中汉语借词的特点及借用规律。徐世璇《从南部土家语的特殊构词看语言接触的深层影响》论证了语言之间长期的密切接触可以造成语言结构的深层影响。汪锋《白语的源流:白、汉、彝之比较》运用不可释原则和词阶法,论证了白、汉、彝三种语言都有同源关系,只是亲属关系的远近不同,其中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近。王锋《试论白语大理方言中的32调》则详细分析了白语大理方言中特有的32调,指出该调是受汉语去声字影响而形成的新调。
在少数民族辞书方面,索南才让《藏文辞书刍议》指出藏缅语研究应更多地利用藏文辞书文献。王丹宁《彝汉英词典编纂中的一些问题》具体分析了彝汉英词典编纂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对于其他民族语言辞书的编纂也有借鉴意义。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会对我国尤其是西南各省的藏缅语研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