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2005年德黑兰双主题会议
作者:马丽•波高特 张继焦 日期:2006-08-07 浏览次数:2385





大会总结:主持人为沙赫拉•沙哈妮博士(左一,IUAES副主席兼都市人类学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伊朗人),发言人为纳斯教授(居中者,IUAES秘书长,荷兰人)





看一看波斯语版的《古兰经》





伊朗风格的清真寺(在波斯古城??伊斯法罕市)





入乡随俗吸一下波斯水烟





每位参会女代表都要戴上头巾,无论她们来自哪个国家、是否信仰伊斯兰教

    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IUAES Commission on Urban Anthropology)双主题会议于2005年12月19日到21日在德黑兰举行。此次双主题会议的第一个主题、也是主要的议题是“朝圣的城市”,第二个主题是“中亚城市的全球化经验”。
    在此,我仅代表各位参会代表,首先感谢沙赫拉•沙哈妮博士(Dr. Soheila Shahshahani,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伊朗沙希德•布海什提大学)。她为了让从世界许多地方(奥地利、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和乌孜别克斯坦等)远道而来的学者在德黑兰重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圆满地举办了这个会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相会在伊朗的这些天令我们所有的参会代表都感到其乐融融和收获良丰。
    在会议的开幕式上,首先是具有波斯风格的欢迎仪式——国际文明对话中心主任马穆德•博鲁哲蒂博士(Dr. Mahmoud Boroujerdi)、德黑兰市长代表穆罕默德•巴克尔•卡里巴夫博士(Dr. M.B. Ghalibaf)和文化研究机构主任穆罕默德•哈桑•科什尼维斯先生(Mr. Mohammmad Hassan Khoshnevis)等依次用波斯语致词。随后,英国萨里大学约翰•伊德教授(Prof. John Eade)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从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了在朝觐研究中人们已经探讨的主要话题,并指出“与当代朝觐相伴的是全球的人口流动、想象、信息和物品”。接着,参会代表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不同的看法,对朝觐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些学者采用相当古典的民族志甚至历史的方法探讨世界各地不同的朝觐现象。比如,罗马安希斯论坛主任提基亚纳•伽瓦蒂尼博士(Dr. T. Ciavardini)关于一个罗马朝觐案例的描述,伊朗阿萨德大学李娜•梅尔科米安教授(Prof. L. Melkomian)关于伊朗伊斯法罕市珠尔法基督教堂的传统朝觐日。但是,更多的参会学者试图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研讨朝觐中的新现象。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凯瑟琳妮•德彪塞女士(C. DeBusser)探讨的是朝觐中的新地域认同问题。她通过对西班牙坎普斯特拉圣地亚哥与德国巴伐利亚阿罗亭之间的比较研究,指出前者似乎没有国家边界或认同的特征。维也纳大学丹尼拉•梅亚博士(Dr. D. Mayer)基于奥地利马丽泽尔的案例研究,指出在后社会主义时期朝觐地在历史上和国际化进程中其政治色彩和朝觐等级制之间存在着联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约格•詹增教授(Prof. J. Janzen)与托马斯•塔拉舒斯基先生(T. Taraschewski)以蒙古乌兰巴托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城市作为重要宗教场所的更新发展问题,并指出乌兰巴托在后社会主义时期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觐城市。经过参会学者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觐地需要具有一种神话、一个死去的圣徒或偶像,以及某种神奇之处。荷兰富利杰大学弗里克•克鲁宾博士(Dr. F. Colombijn)对朝觐一词给予了新的解释。他研究的是人们对一位死于2002年的荷兰政治人物的祭祀仪式。由此,引起了参会代表关于世俗性朝觐和宗教性朝觐问题的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关于此话题,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彼得•纳斯教授(Prof. P.J.M. Nas)与里维克•加菲小姐(R. Jaffe)在其后发表的论文中又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他们在论文中提出了想像城市的概念,并运用此概念来区分宗教性朝觐如麦加或一个德国小朝觐地与世俗性朝觐如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魅力之地”或纽约的小约翰• 列侬(John Lennon)的“草莓之地”之间的差别。
    关于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朝觐的其他问题,旅游自身的重要性(伊朗沙希德•布海什提大学珍妮特•布雷克博士、伊朗伊斯法罕大学沙拉米博士)以及旅游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受到了关注。有的论文涉及了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如德黑兰文化机构的阿里•索尔坦达德(A. Soltanzadeh)以印度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强烈地受到波斯的影响为例,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展示了一种更为古老的全球化现象。
    总体上,参会代表皆表示有必要给“朝觐”下一个新的、更为准确的定义。与此相应地,也有必要给当今现实中的朝觐城市下一个精确的新定义。提交给本次会议论文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可能是共同的:每个参会者皆一致表示有必要将所有论文结集出版。
    本次会议的第二个议题也有不同的论文涉及到了,甚至有些论文是严格地涉及了中亚这个地理区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 让•杜灵教授(Prof. J. During)给我们提供了一篇特别深厚博学的论文。这篇论文研讨的是乌孜别克传统音乐面对全球化进程而发生变迁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继焦教授(Prof. Zhang Jijiao)提交的论文比较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山两个城市中华人和马来人迁移者的处境,其采用的研究资料是基于对华人和马来人两类不同城市移民的满意度、城市适应过程和策略等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劳伦特•巴金博士(Dr. L Bazin)的论文是关于乌孜别克从乡村到塔什干的移民的,涉及到了他们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经济问题,以及他们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社会影响。法国奈丝大学安妮斯•乔乔博士(Dr. A. Jeanjean)的论文从类似的角度,探讨了摩洛哥拉巴特保洁工人在私有化环境下的工作条件。美国圣•克莱尔大学马格丽•黑格兰博士(Dr. M. Hegland)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都市人类学研究所马丽•波高特博士(Dr. Marie Percot)的论文都是关于全球化中性别问题的:前者讲述的是塔吉克妇女因丈夫外出打工而承担生活重担的现象,后者讨论的是波斯湾的印度护士把迁移作为跳板的事例。
    在本次会议结束之前,中国代表团专门给参会代表介绍了即将于2008年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的筹备情况。所有参会代表都踊跃地为都市人类学委员会未来的专题研讨会设计献计献策,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参考意见。
    总之,我体会到:在三天的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中间充满着非常友好的气氛。为了让各位参会代表更好地建立联系和交流,沙赫拉•沙哈妮博士和她的同事们还精心安排了一些活动:放映了有趣的影片、组织到德黑兰圣地参观、让我们在很好的餐馆里用晚餐。在此,也要特别感谢沙赫拉•沙哈妮博士的同事们对我们大家无微不至的关照。
文章来源:张继焦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