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瑷珲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瑷珲条约》。2018年5月28日,是中俄《瑷珲条约》签订160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瑷珲历史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暨“2018瑷珲历史文化论坛”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友谊宫隆重举行。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先生,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魏国忠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晓春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常书红教授,黑龙江省著名地方史志专家、历史文化学者、诗人柳成栋先生等参加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黑河市爱辉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强主持;区委书记张建国致辞;阎崇年先生和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宝禄共同为瑷珲历史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结束后,阎崇年先生做了题为《瑷珲:文化内涵爱国精神历史传承》专题讲座。
根据瑷珲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特色,阎崇年先生认为,瑷珲的文化内涵属于森林文化,并认为森林文化精神具有勇敢、协作的特点;在讲座的过程中,阎崇年先生提倡宣传、弘扬、学习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并对黑河市、爱辉区以及瑷珲镇的英雄精神保护及传承工作给予了极大肯定。
当日下午,由爱辉区政府主办,瑷珲历史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届瑷珲历史文化论坛正式拉开。爱辉区委书记张建国,瑷珲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和部分会员参加论坛。
论坛围绕“铭记瑷珲历史,弘扬瑷珲精神”为主题展开。魏国忠研究员以《“瑷珲条约”签订的背景及当前中俄关系》为题发表演讲;刘晓春研究员以《中俄鄂伦春文化比较研究》为题做了专题报告;常书红女士以《瑷珲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发展及时代特色》为题、柳成栋以《瑷珲(黑河)建置的几个问题》为题、黑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祁学俊以《三仙女传说与清始祖发祥地问题考述》为题、瑷珲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白常祥以《瑷珲民俗概述》为题、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院长谢春河以《关于明末清初(1860-1930)瑷珲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为题、黑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刘城以《瑷珲流域文人与文学诗话》为题先后做专题报告。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考察了爱辉区所辖的瑷珲镇和坤河乡,对爱辉区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考察点之一瑷珲镇,位于黑河市爱辉区东南部,黑龙江中上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辖区总面积211平方公里,16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人口15000人。
瑷珲镇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曾是清代黑龙江流域经济、文化、军事中心,1858年5月28日,中俄《瑷珲条约》在此签订。2011年,瑷珲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2012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4年,荣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镇内有国家一级博物馆——瑷珲历史陈列馆,知青纪念馆、卫国英雄园、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AAA级森林公园、将军坟、金法寺、满族记忆馆、姚福升故居、烈女碑等景区景点。
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
考察点之二坤河达斡尔满族乡,位于黑龙江中游,总面积87.5平方公里,6个行政村,其中坤河、富拉尔基为达斡尔族村,黄旗营子和兰旗为满族村。全村总人口2773人,由汉、达斡尔、满、蒙古、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7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4%。置身于坤河乡街头,达斡尔、满族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富拉尔基达斡尔族南迁广场正在建设中。
在坤河乡达斡尔族村考察
坤河乡达斡尔族南迁广场雕塑
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对于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甚至一群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打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那就是标志方位、让人辨识的“门牌号码”。在全球化时代以前,很多地方无需标识自己。尤其是很多边远的民族地区,因为没有跟外面联通,因此不需要跟外界统一的“门牌号码”。但现在,当这些地方需要标识它们的位置的时候,最好的辨认的方式就是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郑茜说:“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成为全球化世界里标识我们身份的最显著的一个标志,是我们的‘门牌号’,也是我们跻身于全球化世界、为自己身份做最醒目标识的编码方式。”
与会专家认为,此次论坛和考察,将积极推动挖掘、继承、弘扬瑷珲历史文化,实现历史文化研究与瑷珲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对爱辉区助推旅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晓春与阎崇年先生合影
阎崇年先生新作《森林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