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上午10:00至12:00,理论室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基于近代中国的考察”,由陈建樾研究员主讲,郑信哲研究员主持并评议,理论室成员除1人外出调研外均参加了讨论。
陈建樾研究员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置于世界变革的背景下考察,特别揭示了美国经验对近代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意义与局限性。他认为,孙中山的国族建国思想固然创建了东亚第一个现代国家,但仅仅依靠“光吾国而发挥种性”的国族理念并没有纾解多民族国家内部原本就错综复杂的族际政治关系。他提出,效法西方不一定意味着要摒弃历史遗产,如何利用现代国家建构的政治经验来处理“自己的历史遗产”,是一个至今需要不断重新理解的关键问题。
郑信哲研究员在评议中认为该文章用丰富的资料印证了美国的国族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及其借鉴意义;印证了近代中国在建构民族国家过程中对美国经验的借鉴与局限性;印证了孙中山国族思想富含的民族主义色彩,进而对孙中山大汉族主义进行批判。他认为,文章对于五族共和与五族一家的讨论颇有意义,可进行深入研究。
理论室成员认为该文章对美国有关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对我国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的影响梳理得很清楚,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为民族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大家一致认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民族理论的挖掘是很有意义的。
关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学者提出,孙中山关于民族国家建构的前提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用很多负面词汇评价满族,把辛亥革命定位于“汉族光复”,其民族国家的政治思想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连。“五族共和”实际上带有民族同化和大汉族主义色彩,如主张以“地方”的概念淡化族群、文化色彩,将汉族与中华民族等同起来等。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有学者指出,建基于孙中山的国族观念,在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及蒋介石于1943年发表的《中国之命运》等文章中,否定少数民族的存在,认为中华民族已经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将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宗派或宗支,其民族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是政治的铺垫,政治是学术的延续。但是现实中民族是客观存在的,这些观念有更强的政治意味,却抹杀了客观现实。
关于引进国外经验的路径,大家注意到应处理好外部经验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关于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的讨论已经一百多年了,这涉及到辛亥革命后中国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推翻清朝统治后现代民族国家何以建立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力主建立汉族国家,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行不通后又转而施行“五族共和”,企图借鉴美国的“熔炉”政策,实现“五族一家”的民族同化政策。有同志引用斯大林关于民族国家建立过程的相关论述指出,西欧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封建主义消灭和人们形成民族的时期与中央集权国家出现的时期在时间上大体是一致的,因此那里的民族在其发展时就具有国家的形式,因此可以实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美国的情形也是如此。而中国与此不同,是在外敌入侵的情形下,必须建立能够抵御外侮的中央集权国家,其民族形成和封建割据消灭与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过程在时间上是不一致的,所以不能完全借鉴美国的经验。因此借鉴国外经验一定要考虑中国的现实和社会土壤。
关于民族主义的动员鼓动作用,有同志指出,在社会动荡和人心离散的情况下,民族主义是很有效的动员工具,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初衷是将中国统一成一个整体,但却忽视了中国的实际,继而发展成为大汉族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最早是大汉族主义,后演化为大中华民族主义。实际上仅就辛亥革命来讲,少数民族的贡献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从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大汉族主义。
此外,大家还就民族主义与现代性,现代性与多元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理论室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