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彝学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作者:普忠良 日期:2007-11-30 浏览次数:2182
    由云南彝学会、四川彝学会、贵州彝学会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与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承办,以“构建彝区和谐社会,促进彝族文化发展”为主要议题的第七届全国彝学研讨会于11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云南、贵州、四川以及北京的150多名彝学专家学者及领导参加了会议。作为一个西南古老族群,让彝学走进人民大会堂,那是多少代人都未曾想过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彝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对于900多万彝族人民来说,这是21世纪中国彝学所迈出的最值得骄傲的步伐,是我国彝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这次会议主要商讨21世纪如何传承中国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携手推动中国彝学事业深入发展等一系列事关彝族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前瞻性问题,针对性强,很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我们实现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国际环境协同共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研讨会会开幕式于11月22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四川省彝学会名誉会长冯元蔚,原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贵州省彝学会名誉会长龙志毅,原贵州省人大副主任、贵州省彝学会会长禄文斌,原四川省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彝学会会长孙自强,全国政协常委、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彝学会名誉会长刘绍先,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贵州省彝族彝学会名誉会长禄智明,中央民族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理,国际著名彝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尧汉,著名语言学家、国务院原学部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博导戴庆厦教授,彝学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导沙马拉毅教授以及全国各地的彝学专家共13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原云南省政协常委、民宗委主任、云南省彝学会会长、本届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副主任马立三主持。
  
  开幕式上,本届学术研讨会组委会主任孙自强和组委员会副主任陈理分别致开幕词和欢迎辞。与会领导与专家冯元蔚、龙志毅、禄文斌、刘绍先、禄智明、刘尧汉、戴庆厦分别作了讲话,对我国彝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发展现状和新时期彝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马立三就《中国彝族通史》的编写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

  会议期间,在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了分组讨论、大会交流、学术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就彝族研究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就联合攻关、开展专题研究,提高学术水平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本届彝学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99篇,内容包括彝族社会历史、社会规范、宗教信仰、古籍文献、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科技教育、学科建设等彝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是历届学术研讨会中论文数量最多的一次彝学盛会。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发出的一个个鲜活有力的声音,从不同视角再次向学届吐露了彝学不断向前挺进、不断走向深入的坚强足音。
  
  会议研究决定了以下有关事项:
  一、第八届全国彝学学术研讨会由贵州省彝学会主办,并定于2009年农历十月初一在贵州省召开;
  二、编辑出版本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负责。
  三、研究调整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协作领导小组与《中国彝族通史》编篡委员会负责人:孙自强为协作领导小组组长,禄文斌、龙志毅、马立三为副组长。协作领导小组下设古籍文献、语言文字、企业文化三个组,其中企业文化组由各省向协作领导小组推荐1-2名企业家;王天玺为《中国彝族通史》编篡委员会主任。
  四、会议要求各级彝学团体和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古籍人才和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人才的培养。
  五、会议希望各地彝学会之间、高等院校之间以及研究单位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提升品位,开展专题研究,推动中国彝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六、会议强调各级彝学机构并建议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彝族传统文化基地与阵地建设。
  七、会议号召各级彝学组织与彝学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时惧进、开拓进取,严谨治学,积极关注彝区的发展和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彝区社会、经济、文化全方面发展而努力。
  
  会议期间,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会见了与会的各省彝学会的主要领导。代表们还参观了俄荻史火个人画展。参加了第三届北京彝族文化节暨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彝历年等活动。
  
  本届会议学术研讨会取得了预期圆满的成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是一次务实的会议,团结和谐的会议,鼓舞人心的会议,必将开创中国彝学研究的新局面,推动彝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章来源:普忠良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