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于2007年5月25日在成都市召开,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甘肃、云南、新疆、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60篇。会议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心议题。现依据论文和大会发言,将会议研讨的情况综述如下。
关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牟本理会长《在继承中丰富,在发展中创新》从继承、丰富、发展、创新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归纳,认为主要体现在深刻阐述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科学内涵,第一次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了“和谐”的内容;深刻阐述了“两个共同”的重要思想,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的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已经颁布实施,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深刻阐述了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思想,提出促进文化的多样的繁荣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深刻阐述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和干部的战略思想等。
关于和谐社会建设是会议的主题之一,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王希恩《重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因素》认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下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社会和谐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但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国家的安定团结,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状态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也需要全社会为它的和谐做出努力”,“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李红杰《整合-关于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视角》从对古代“和谐”观的探讨入手,认为“整合”是现代“和谐”的理论支撑,“自治”是当前最有效的整合形式和途径,“两个共同”是实现民族整合的基本环节:与时俱进,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共同参与”和“共同分享”是实现整合和发展的源泉,树立正确的“中国观”和“中华民族观”是把握中国化“整合”的关键,告别“民族国家”的“族裔”意识是现代整合观的时代要求;坚持民族平等,把握好“参与”和“共享”,激发各民族的主动性是实现全面“参与”和“共享”的基础,权利和义务是实现“参与”和“共享”的关键,良性户动、实现共赢既是“两个共同”的前提也是必然结果;认清动态性,做好与时俱进,“参与”和“共享”即是事物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是矛盾的对立面,二者之间并无恒定的标准而始终处于互动、动态的过程。孙懿《试论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认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难以用一种或几种发展模式去进行规范,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既要重视民族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特殊的多民族分布的特点,同时也不能够过于强调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来保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无从谈起;干部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只有提高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才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带来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需要其他因素的积极配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对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汪春燕《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制约因素简析》认为“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因素是多方而复杂的,进而认为“教育公平难以保证、少数民族新生文盲不断产生、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式微是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文化因素。”
有学者则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民族地区论及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马惠兰《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认为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在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中,我们应选取、提倡那些顺应历史潮流、可以促进各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成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优秀文化成分和道德观念,并对之不断发掘,发扬,找出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契合点,以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目的。”齐清顺《新疆民族团结的深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新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出发,认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新形势下,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民族团结,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就一定能够形成,新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一定能早日实现。”何晓芳《辽宁省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民族问题》、都永浩等《中国各民族应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安全和利益》等也分别就辽宁、黑龙江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与会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周竟红、乌小花《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认为:民族关系是一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动着的社会关系,“新”与“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替,任何“新”因素的出现,都与“旧”因素有着或明或暗,或远或近的联系,而且一个常态的社会在民族关系发展中追求“新”因素对“旧”因素的扬弃。“目前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实际上也是新旧并存,由于新问题不断出现,旧的问题还在解决之中,呈现出的便是喜忧参伴的状态”。陈旸《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伦理诉求》认为“在民族工作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倡导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它有利于道德和谐,有利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呼唤忠诚意识,是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政治纽带;激发公民意识,是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社会基础;强化道德主体意识,是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内在动力;明确责任意识,是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必然要求。”关桂霞《促进西部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几个问题》则针对西部民族关系和谐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西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集中区域,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仅是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关系到全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关系的进程。”王有星《内蒙古蒙汉各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探因》、高梅《发展宁夏民族经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调查研究》、刘智文《中国朝鲜族聚居区民族和睦的政策成因》等则从不同地区、不同角度对构建和睦的民族关系进行了探讨。
金炳镐教授等《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理论学科发展的思考》则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民族理论的学科建设相联系,认为“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给民族理论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民族和谐、民族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给民族理论学科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民族理论学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战略任务、研究重点和研究新思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民族观的研究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认识对于民族理论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还有些学者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宗教法规建设、民族语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阐明了自己的认识,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绍。
会议还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更换会长一事向大会作了说明,原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长伍精华同志因年事已高,辞去会学会长工作,由原国家民委副书记、副主任牟本理同志担任会长。牟本理会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国家民委巡视员铁木尔、政法司司长毛公宁、民研中心副主任李红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希恩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等70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