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学研讨会于2004年4月16日至18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承办,会议的主旨在于通过工作坊的形式与同道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彼此对藏缅语族语言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展望。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共分八个阶段进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参与了讨论。为了更清楚地介绍此次讨论所涉及的内容,以下对会议论文予以简略分类:
罗仁地(Randy LaPolla,香港城市大学):《羌语方言地图和羌族语言与文化网站》;
龚煌城(台湾中央研究院):《西夏语在汉藏历史语言学中的地位》;
马蒂索夫(James A.Matisoff,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试谈西夏语在羌语支里的地位》;
池田巧(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社):《木雅语与西夏语比较工作的若干问题》;
余文生(Jonathan Evans,台湾中央研究院):《羌语复辅音的历史》;
徐世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土家语声调系统分析》;
汪锋(香港城市大学):《白语比较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戴庆厦、孙艳(中央民族大学):《景颇语四音格词产生的机制及类型学特征》;
黄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汉藏语多动词句的类型对比》;
顾阳(香港中文大学):《试论景颇语句尾词ai的若干句法功能》;
周发成、杨文全(四川省民委):《羌语茂县曲谷话短语和句子成分》;
孙天心、石丹罗(台湾中央研究院、四川省玛尔康民师):《草登嘉戎语状貌词初探》;
江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语拉萨话动词的“体”及标记》;
杨将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独龙语的情态范畴》;
木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论纳西语的示证范畴》;
黄成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羌语的话题与话题化结构》;
周毛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语语篇衔接手段初探—以安多玛曲话为例》;
巫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尔苏语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
王尧(中央民族大学):《藏语的文化语言学释例》。
此次会议虽然会期较短,但每人在40分钟的时间内以30分钟的发言较为充分地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有序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互动交流,会下、餐间继续讨论的热情,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将有助于各自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助于理论与语言事实的紧密结合。笔者作为参加者之一,颇感收益非浅。
会议还透示出一个信息:科学、严谨的求证在于对事实的尊重,这应是贯穿于我们工作始终的基本的治学精神或态度。对任何问题的论证方法,是在对传统或现代的理论方法的真正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于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对一些新鲜术语的简单翻译或搬用,更不是依所谓最新的“公式”去削足适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