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文化
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特点
作者:李进新发表时间:2011-06-07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个宗教比较盛行、多宗教并存、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宗教演变有其自身特点的地区。历史上, 除自然崇拜和萨满教外, 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天主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都曾流行新疆地区。各种宗教传播的时间、分布的范围并不相同, 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也不相同。14世纪以后, 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传播, 逐渐成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普遍信仰的宗教, 但新疆的蒙古族这时候信仰了藏传佛教, 有些宗教(如景教等) 也并未完全消失。近代以后, 随着其他民族成分的加入, 新疆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基本特点始终没有改变。   一、这种多宗教信仰并存的特点, 是由新疆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 曾是古代许多种族和部落繁衍生息或过往交融的历史大舞台如属于印欧语系的塞种、吐火罗、粟特等, 属于汉藏语系的羌、汉、吐蕃, 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乌孙、月氏、匈奴、康居、丁零、乌揭、柔然、铁勒、哒、突厥、回鹘、契丹、黠嘎斯、蒙古等。他们当中, 有些民族远古就居住在西域; 有些是随着民族迁徙运动或其它原因而进入新疆的。他们中有些民族留在了新疆, 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 有些后来又继续迁徙但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和演变发展, 逐渐形成现在以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十三个民族分布的格局。这种不间断地多民族成分聚居、流动和交融的结果, 是必然形成一种地域性的多元文化。这是造成新疆多宗教信仰并存的社会内在基础。   其次, 新疆 (连带中亚) 又处在我国汉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波斯文化、西亚阿拉伯文化、欧洲希腊罗马文化等古代文明中心的边缘, 或者说处在诸文明中心的交汇点。宗教作为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当然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必然要随着东西方经济商贸的交通而在这个“十字路口”得到传播。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其它许多宗教都在新疆广有流传并互相交融的事实, 正说明了这种特殊地理位置所具有的历史作用。这是新疆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外部客观环境。   新疆多宗教并存的形势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 远古时期 (纪元以前) 。新疆远古居民崇拜各种自然现象, 如日月星辰, 风雨雷电山水大地; 崇拜动植物, 狼是游牧人普遍崇拜的对象, 农耕居民则崇拜麦、麻黄、山榉等植物, 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 如狼、鹰、狮、骆驼、鹿等。还有对生殖的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萨满教是新疆古代居民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的观念和对萨满巫师的崇拜长期支配着远古人们的思想, 至今仍留下了不少痕迹。原始崇拜和萨满教的流行情况, 在民间传说、考古发现以及至今保存在各民族传统习俗中的遗留, 都已有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 古代时期 (纪元前后—10世纪)。公元前1世纪70—80年代, 佛教首先传入于阗地区, 标志着新疆地区宗教信仰已从自然宗教进入人文宗教的阶段, 同时这时期也是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信仰并存的时期。佛教在公元2 世纪以后逐渐发展起来, 魏晋至唐宋是西域佛教的隆盛时期, 形成了以于阗、龟兹、高昌为代表的西域佛教文化。佛教在天山北部也得到了传播, 对游牧民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同时, 波斯宗教祆教也在西域传播。我国魏晋等史籍在《西域传》“疏勒”、“高昌”、“于阗”、“焉耆”等词条下有“俗事天祆神”或“俗事天神, 兼信佛法”等记载, 充分说明祆教在西域的地位。波斯另一种宗教摩尼教也在西域流传, 虽然传入的时间和传播情况缺乏记载, 但至少 9 世纪后随着信奉摩尼教的回鹘人迁入西域而广为流传。景教约6—7 世纪传入, 宋元时期得到广泛传播。疏勒、叶尔羌、于阗、轮台、高昌、哈密、阿力麻里等都曾是传教区, 有主教并建有教堂。在北方游牧诸部也有大量的景教信仰者。道教主要是随汉人西来, 在汉人比较集中的高昌、哈密较为流行。   第三, 中世纪时期 (10—19世纪) 。伊斯兰教10世纪首先传入喀什地区, 以后逐渐向东传播,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0—11世纪喀喇汗朝时期的初传阶段。喀喇汗朝统治者通过战争手段攻灭于阗国, 伊斯兰教传播到且末至阿克苏一线, 与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鹘国长期形成对峙之势。二是14—15世纪在秃黑鲁·帖木儿汗为首的察合台蒙古后王的推导下, 伊斯兰教传播到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 确立了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中的统治地位。三是16—17世纪哈萨克、柯尔克孜族普遍接受了伊斯兰教。这个过程, 也是南疆地区佛教走向衰亡, 逐渐消失的过程。但同时, 北疆的卫拉特蒙古人接受了藏传佛教。景教则到19世纪仍有少数信仰者。因此, 多宗教并存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第四, 近现代。清朝统一新疆后, 民族成分有所增加, 宗教信仰仍呈多样化。目前新疆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道教、佛教 (包括藏传佛教)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萨满教等。   二、新疆历史上流传的宗教大都属于“外来宗教”, 他们传入新疆后, 都有一个与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融合、相适应的过程   “外来宗教”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类型: 一是印度文化类型, 如佛教; 二是波斯 — 阿拉伯文化类型, 如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 三是罗马文化类型, 如基督教, 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异端派别聂斯托里派, 即景教; 四是中原文化类型, 如道教。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宗教, 不仅其教义、礼仪等各不相同, 而且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等也各自迥异, 最初都带有较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在向境外传播中, 都不可避免地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互相吸收, 从而带上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印记。佛教传入中国后,流传于汉族地区的为“汉传佛教”; 流传于藏族、蒙古族等地区的为“藏传佛教”; 流传于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为“南传佛教”的“上座部”, 就是这种外来宗教地区化、民族化的结果。在古代新疆, 佛教的传播形成了我国富有地方特色的“西域佛教”, 是佛教与西域各民族社会文化互相吸收交融的结果。这种地方特色, 不仅反映在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佛教礼仪的改造上, 更突出的是反映在代表佛教文化艺术如雕塑、壁画、艺术造型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西域佛教也因各地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的传统, 如代表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佛教文化, 代表北道的龟兹佛教文化等, 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大放异彩。伊斯兰教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地区的传播经过500多年的时间。其间, 对新疆南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近代维吾尔民族的形成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同时, 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与维吾尔社会互相适应、融合的过程。特别是苏非派的广泛传播,把南疆地区固有的某些传统习俗如祖先崇拜、陵墓崇拜、“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以及祆教的拜火习俗、萨满教的崇拜习俗等, 与伊斯兰教的教义相揉和, 形成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特色。这种特色在南疆地区现在仍然盛行的“麻扎朝拜”活动中, 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伊斯兰教信仰又有不同。在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中, 氏族宗法制度得以保留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支配作用。因此, 伊斯兰教教法并未得到遵行, 宗教原则居于次要地位,部落头人的权力高于宗教人士, 宗教人士也没有司法权。草原上的游牧民由于流动的原因, 一般不建清真寺, 也不十分重视规定的礼拜和斋戒等。萨满巫士在民间仍有一定地位, 但在跳神念咒时加上了“安拉真实”这类口号; 同时,在伊斯兰教的一些仪式里也混杂有萨满教的遗俗。他们相对松散的宗教生活, 与维吾尔、回等民族恪守宗教教义教规的习俗是有所区别的,也是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中传播的特点。塔吉克族信奉什叶派。这一点与我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信奉逊尼派不同。在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中, 塔吉克人把适合于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与伊斯兰教结合在一起。如塔吉克人一般不封斋, 也不去麦加朝觐, 而是去朝拜印度境内的什叶派伊斯玛义派中心孟买; 多数穆斯林只是在节日举行礼拜。宗教首领是“依禅”,各户世代信从某一依禅及其后代继承人。反映出塔吉克族自己的宗教信仰特征。从这些特点不难看出, 外来宗教在新疆的传播过程中, 地区化、民族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唯其如此, 这些宗教才能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土壤之中, 得到广泛流传。   另一方面, 多种宗教的并存流传, 还造成了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 即交叉渗透的现象。高昌佛教就是因吸收了内地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 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内涵, 因而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高水平的佛教文明。回鹘迁入后, 又把摩尼教带入西域。高昌回鹘统治者对境内并行的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道教兼容并蓄, 结果各种宗教发生混合现象, 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合成文化”。回鹘人后来改从了佛教。在这个过程中, 摩尼教的思想被引入佛教中去。佛教诸神的名称分别用摩尼教的神名来代替, 反映了这时期回鹘人“神佛同体”的信仰观念。后来, 这种名称又为蒙古人的佛教所沿用。此外, 从当地人使用的天文历书则可以明显地看到粟特、汉、突厥诸文化的合成迹象。13世纪法国旅行家鲁布鲁克曾见到流行于西域的基督教(景教) 徒由于与当地伊斯兰教徒杂居共处, 而在宗教礼仪、风俗习惯上受其影响, 与西方基督教的礼仪相去甚远。他感到不可理解。但这一事实正反映了不同宗教互相交叉影响的结果。   伊斯兰教尽管有着比较严格的一神论教义和教规, 但在传播过程中也受到其它宗教的渗透或影响。南疆地区有的清真寺建筑上的壁画、雕刻就可以看到古代佛教艺术的遗风。如莎车县加满清真寺梁坊上是用莲花、祥云和金色光环彩色图案装饰。有些古代保存下来的伊斯兰教建筑并非都是阿拉伯式“方基圆顶”,而是保留了当地原有的建筑风格。有些建筑就是建立在原来佛教或其它宗教寺庙的遗址上。而活跃在维吾尔、哈萨克等民间的“巴合西”、“达汗”、“皮尔洪”等可以追溯到早先的萨满教巫师; 拜火习俗和过“诺鲁孜节”则是祆教的遗留。这些现象都是新疆多宗教并存, 各宗教互相影响的痕迹。   三、在新疆宗教演变史上, 有的宗教兴起了, 有的宗教消亡了这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内部的因素, 也有宗教本身变化的原因其中, 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对某种宗教或采取推导、扶植, 或采取打击、排斥的态度, 是造成这种兴衰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观环境主要是新疆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以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河中为代表的中亚地区, 在宗教方面对新疆的影响最大。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景教等都是从中亚输入并逐渐东传的。可以说, 凡属中亚地区流传的宗教, 其后都传播到了新疆, 甚至包括该地流行的一些教派。如新疆的苏非派及其教团便是由中亚引入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内地的影响。除道教是由内地传入外, 大乘佛教实际上也是由内地回传到龟兹、疏勒等地, 藏传佛教则由蒙古和西藏地区传入新疆。因此, 新疆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汇合地, 在宗教的传播方面也是双向的, 既有东传也有西传。在思想文化上, 西域特别是吐鲁番地区受汉地的影响更深。   宗教的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并受社会制度和经济生活的制约。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宗教信仰, 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一些宗教的消长兴替都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的取舍态度有密切关系。佛教传入西域首先是得到了各地统治者的虔信和推崇。于阗、疏勒、龟兹、鄯善、高昌等国的王室都是当地最早的佛教信仰者, 因他们热心地加以推广、扶植, 佛教才在这些地区迅速传播并繁盛起来。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域并为统治者所接收, 一方面说明天山南路城郭诸国生产关系已过渡到封建制度, 社会经济和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以萨满教和自然崇拜为标志的原始宗教意识形态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生产关系; 佛教所包含的等级制度、多神与最高神的观念以及其它教义更加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各阶层民众也都乐于接受佛教关于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极乐世界等宣传。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 佛教不仅其教义博大精深, 富有哲理, 而且它所代表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社会的进步无疑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更高的追求。佛教文化取代当地较原始的宗教文化, 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反映。统治阶级通过大造寺窟、佛像和铺张的佛事仪式,不仅满足其虚荣和奢侈, 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巩固了统治地位。所以, 西域各地封建统治者不仅带头信仰佛教, 而且也十分热衷于推广佛教文化。另外, 由于当时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徒多从事商业活动, 对社会特别是上层有较强的影响力, 弘法时注意使用当地人熟悉的语言, 因此使佛教更易于为统治者和民众普遍接受。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有着复杂的背景。10世纪的传播和14世纪的传播发展, 恰好都是新疆各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9世纪中叶回鹘人迁入西域后建立了喀喇汗朝, 但这时候境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都很复杂,语言文字各异, 统治集团内部也因各种原因矛盾重重,派系林立, 政权极不稳固。以萨图克·布格拉汗为代表的喀喇汗朝统治集团利用伊斯兰教作为其统一思想意识的旗帜, 打击不同势力, 巩固和加强王权, 进行武力扩张, 把伊斯兰教迅速传播到新疆西部。他们带头信仰并推导伊斯兰教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   14世纪时新疆也面临相似的政治形势。这时候河中地区的蒙古人已突厥化、伊斯兰化。统治新疆的蒙古察合台后裔则继续保持游牧传统, 远离农业区和城市, 与被统治民族 (维吾尔等) 的矛盾比较尖锐, 境内割据严重, 与河中政权关系紧张。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蒙古后裔以伊斯兰教统治其王国, 首先使蒙兀儿人归依伊斯兰教, 又以武力向东扩张, 迫使库车、吐鲁番、哈密等地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 把该教传播到新疆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过程中, 发生了民族融合, 蒙兀儿人也融合到维吾尔族中去。在这个融合过程中, 伊斯兰教起了纽带作用。   喀喇汗朝统治者和察合台蒙古后裔都以伊斯兰教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加以推导, 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直接受到中亚伊斯兰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在当时复杂、混乱的历史条件下, 伊斯兰教义及其思想对于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 加强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以至于对于统治阶级排除异己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比之其它宗教具有更大的作用。此外, 伊斯兰教的一神论教义, 其简单易行的教仪教规和独特的传教方式, 也使该教更容易得到普及。   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也是西域佛教和其它宗教逐步消亡的过程。佛教的衰亡除因伊斯兰教的排斥外, 还有其内部的原因。实际上龟兹、高昌的佛教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便已盛极而衰10世纪以后, 新疆地区战乱频生, 经济衰退, 依赖于农业经济的各地佛教已经衰落。但这些原来的佛教胜地仍然有着众多的寺院和庞大的僧侣阶层。僧侣脱离生产, 不劳而获, 依靠剥削农民过着优越的生活。这就不仅使阶级关系对立加剧, 仇恨加深, 而且使贫苦民众对佛教信仰产生失望情绪, 当伊斯兰教传入的时候, 他们宁愿放弃传统的信仰, 而从这种新的宗教中寻求精神慰籍。   所以, 我们在研究新疆宗教演变历史的时候,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尊重事实,从宗教演变中寻找社会历史根源, 用历史事实说明宗教, 才是科学的态度。   文章出处: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第五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络信息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 6号楼;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