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文化
近、现代新疆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作者:李维青发表时间:2011-06-07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中生存、繁衍、发展,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是一个特殊的高级文化体。从一定意义上讲, 如果没有教育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不会发生, 因此, 教育成为文化产生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文化决定教育, 不同文化观也必将伴随着不同的教育观。对不同文化观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都将全面揭示教育的功能, 并更好地发挥教育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新疆, 因其地域、民族、语言富有特色成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一翼。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古代有众多民族在此居住和活动。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构成了现在的13个世居民族, 此外, 还有34个民族成分。在历史发展中, 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共同奋斗, 创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及历史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它包含着特定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文化与教育的关系至为密切, 简单扼要地说, 教育总是在传递、延续着一种文化, 同时在不断创造着新文化, 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生机和新的前景。教育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  新疆文化的形成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的民族及使用的语言息息相关。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疆古代文化统称西域文化。近、现代以后的新疆文化与传统的西域文化都有一种天然的承袭关系, 在社会变革引起的文化变迁中, 以及以后产生的新文化中都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文化。文化实质上是教育意义上的积累延伸, 文化由教育而产生, 每一种文化变迁都必须以一种教育变革为基础, 也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其文化变迁和社会转型的。  新疆的传统文化如何在社会变迁中走向近、现代之路, 核心的问题是文化转型问题。而文化转型, 文化传递都离不开广义的教育。  新疆有文字前的教育, 靠口传心授、示范身教。氏族长老、父辈和有经验、有威望的长者, 起着教师的作用。他们以口承方式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传述氏族部落与家族的历史变迁, 宣传社会的礼俗道德, 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文字后, 语言文字成为重要的教育工具。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6世纪, 在丝绸之路南北道有汉文和来源于古印度等地用来记写当地语言的 卢文、波罗米文、吐火罗文在不同时期流行并用。汉文至迟在西汉时期就传入新疆。语言文字的教育在西域诸国上层进行, 当时西域诸国上层和在西域的汉族官员互学语言, 语言文字互相对译。尼雅汉简的发现, 证明汉朝时内地的语文教育已传入西域。随着汉文化的日益西渐, 儒学教育逐渐流行起来。另外, 公元1世纪传入的佛教以及其后传入新疆的摩尼教, 以寺院为基地, 以僧人为对象, 广泛地进行着宗教教育。法显佛国记和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 于阗、龟兹等地, 寺院都在百座以上, 僧侣都在5000人以上, 说明当时宗教教育的规模不小。  西域文化曾出现过多次转型, 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通过这条文化交流之路, 原先分割、闭锁的块块绿洲、草原出现了开放的态势。西域的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吸纳着东西方文化的养分, 使古老的西域文化具有一种更强烈的辐射功能。对西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东西方文化, 在此包含着古代世界文化的几大类型, 同时西域文化在这种回授, 整合过程中, 又把西域文化远播到其它地方, 这种回授、整合的过程, 其实就是古代新疆教育发展的过程。  从6世纪到鸦片战争前后, 新疆的教育以官办、私办学校和双语教育为主。唐代西州已有官学、私学、义学之设。有些学校是设在寺院里, 学习的内容不仅有毛诗、论语、孝经,而且有 千字文、唐诗等。后来, 科举制也逐渐在新疆推行。1767年,各地建立了一些义学性的书院, 即迪化虎峰书院#、宁边 (昌吉) 书院、绥来碧峰书院、呼图壁书院、奇台书院等, 这些都是科举应试的预备场所。1775年在镇西府设府学教授。在上述区域设训导, 掌管教育。科举考试由甘肃学政主管。1877年, 左宗棠令各地广设义塾、蒙养学堂, 用汉文教当地少数民族子弟学百家姓、千字文、四书, 还在喀什设训导, 并设扎克迪买克塔卜伯克, 专管教育。新疆少数民族中,满族、锡伯族办学较早, 蒙古族也曾在乌苏、焉耆办学。维吾尔、哈萨克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教育起步较晚。  近代新疆文化转型始于19世纪中叶爆发的鸦片战争。回眸新疆百年文化, 这是一个充满动荡, 社会变革剧烈的年代, 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领土扩张, 经济侵略而来的是西方文化渗透。随着沙俄帝国主义在新疆侵占中国领土、建立贸易圈、开设洋行, 西方的器物文化、观念形态文化也堂而皇之地流布起来。在外力推动下, 先觉者开始探寻中国落后的原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还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 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尝试, 新疆近代文化的转型也大致地与此合拍。近代我国出现三次重大的文化变迁, 也都以教育变革为基础。洋务运动, 洋务派企图把西方科技注入到中国封建文化肌体之中, 提出中体西用来实施这一表层的文化变迁, 开始兴办学堂、派人留学。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后, 为使政令畅通, 以改变因语言不通而引起的下情不能上达, 上令不能下达的局面, 遂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沟通方面的措施双语政策。双语政策带动了语言学习, 从而使新疆的教育向前走了一步。晚清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在此期间, 废除科举制度, 而代之以学习西方的实学科学技术, 政府批准兴办新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 清政府设提学使, 负责新式教育的实施。首先是在新疆省会及各地开办各类学校进行近代科学教育; 其次是在蒙古部落、锡伯、索伦各营集中的北疆地区设立武备学堂, 选送这些民族的子弟入武备学堂学习; 最后大中学校教师多从内地聘用, 而小学教师则由省立中学简易师范班毕业生充任。省政府为鼓励办好新式学校, 还采取了一些奖励措施。晚清的新式教育为新疆的近、现代教育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为新疆普及近代科学文化起到了启蒙作用。  新疆文化现代转型的契机出现在盛世才实行亲苏联共的六大政策期间, 从国际环境看,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 使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向新疆的传播有了可能; 就国内环境而言,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 受国内空前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新疆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也在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领导下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这种文化转型是以新疆各民族大众自觉自愿参与为前提, 文化转型更重要是发生在文化的深层结构, 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出现, 其标志是新疆各民族的现代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各民族的书面文字创作的作家出现, 各民族都有一定数量的现代知识分子, 其中的一部分人还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走上革命道路, 各民族人民渴望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要求摆脱愚昧落后的愿望空前强烈。所有这些, 都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奠定了群众和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的新疆文化曾出现过三次较大的转型, 即文革前、文革中, 以及改革开放后20多年。这三次大的转型都与教育直接相关, 1949126, 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了新疆省人民政府人员组成和机构, 并成立了新疆文教事业的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同时, 新疆各级政府把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事放在优先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贯彻落实。  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恒现象, 任何文化变迁都不可能脱离教育, 而教育改革, 也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发生和实现的, 因为文化变迁直接引起教育的改革或影响其成效。回顾新疆文化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 要么是以教育促进文化变迁, 要么是以文化变革推动教育, 要么就是文化与教育共兴这样几种方式。总之, 文化变迁过程是复杂的, 只有从各种上不同的层面分析, 才能理解和揭示文化与教育之间的互动作用。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 形成了独特、完备的价值取向系统, 并反映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的传统教育也深受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教育所选择的是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文化。不同性质的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教育的文化选择标准也不一样, 不同的文化类型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心理深层结构, 揭示出不同的精神实质。在民族文化心理的中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中, 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疆的民族文化教育,到了现代,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才使新疆各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 社会心理有了现代意义。一是在新文化冲击下, 大众形成求新知、崇尚新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学生在新疆学院 (新疆大学前身)、省立一中、师范、女中等学校就读。这些学校的领导者及教员中不少是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学校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新课程, 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各大中学校首先发起的抗战文化运动, 迅速普及到城乡民众中。与此同时, 各种马列著作、进步书籍报刊在改变社会风气,形成抗战新文化方面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新的价值取向是民众自信、进取、热情等新社会心理形成的合理归宿。二是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是各民族形成凝聚力并释放巨大能量的基础。抗战中, 新疆社会各界不分民族、不分贫富、不分阶层在全疆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募捐活动是一种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以整个中华民族利益,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新的价值观, 也是广大民众新的社会心理走向。三是仰慕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但并不排斥传统的心理特征。自近代以来, 新疆仍是以农耕与游牧经济为主的封建宗教法制社会, 但西方列强打开中国西部的门户后, 西方的器物文化, 观念形态文化也在新疆拓展着空间。面对当时那种畸形发展, 广大民众对现代文明只有仰慕之份, 而心理特征则是既不抛弃旧的、传统的, 但也不排斥新的文明、文化。  新疆的传统教育深受新疆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正是传统价值取向的独特性构成了新疆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独特性, 形成了新疆传统教育由制度到内容和方法的独特表征。如果从教育中抽走了文化, 教育就成了一个空壳;假如从文化中拿掉了教育, 文化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   文章出处:西域研究 2002年第四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络信息中心 制作维护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 6号楼;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