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教育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兴衰直接受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近代新疆在清末“新政”, 20世纪20 年代末期“靖边安民”、盛世才实行“六大政策”的推动下, 先后掀起三次教育发展高潮,此后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衰落。近代新疆教育事业的三次盛衰,虽然时间和作用不同,但是却留下丰富深刻的经验教训。
1942年以后,国民党势力进入并逐步控制新疆。继之国民党政府为忙于应付全国内战和伊塔阿三区革命,加强在新疆的统治,维持庞大的军政开支,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削弱文化教育事业经费,新疆教育再次走向低谷。在激烈的社会动荡和严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危机中国民党力图将新疆教育纳入中央国民教育轨道,实施统一教育体制,推动“三民主义”训育开展新生活运动,组织党务、青年、妇女干部训练等。然而各种挣扎都不能改变其统治江河日下的趋势。40年代后期,新疆省府主政者频繁更迭,政令紊乱,加之战局不稳,人心浮动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事业萎缩。至1949年夏,新疆学院仅剩教职工91名,在校生379名。此时,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也都一厥不振,社会教育更是奄奄一息。新疆教育再次跌入深谷。 文章出处:西域研究 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