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 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来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该语言的目的。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受教学资源(师资, 仪器设备, 图书资料等)条件所限, “双语”教学首先应使学生具备有母语基础, 再让他们学习掌握汉语。汉语不仅是学习的对象, 更是教师教、学生学除母语之外其它学科知识的工具。在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里, 部分课程如: 数学、物理、化学等直接用汉语授课, 至少用两种语言来讲授多门学科课程。我们称这种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非母语学科教学中,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组织的教学活动为“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的, 而是通过其它专业学科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两种语言。“双语”教学概念的界定也就明确了“双语”教师的内涵。“双语”教师即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双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首先是讲授学科内容, 汉语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中介和媒体。这就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内容、具备教学能力, 而且还要懂汉语,要能顺利进行民、汉语言的转换, 并用汉语讲授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必要时可掺杂母语帮助理解)。
由此可见, 教师的汉语水平、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新疆的“双语”教学培养的应该是既掌握母语又能熟练掌握汉语的 “民汉兼通”人才。这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社会、充分享受教育机会、提高参与意识和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乃至新疆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治区早在1984年就曾提出在民族学校实行“民汉兼通”的教学目标, 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普遍推广实施。2004年3月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决定》要求全疆所有的城镇民族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 民族中学除加强汉语课教学外还要开设“双语”实验班, 实验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用汉语授课。从2004年起, 自治区各高校除民族语言及民族文化艺术类等特殊专业课外, 全部采用汉语教材, 用汉语授课。自治区党委的决定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全疆各地州大规模的“双语”教学由此拉开了序幕。当前,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和机遇。展望未来,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必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自治区全面推广“双语”教学已经三年多了, 三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全疆各地州的“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 全疆“双语”班已超过5000个, 就读学生达15万之多。自治区还投入4.3亿元在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办起了学前“双语”班。全疆的“双语”班不仅从中学办到了小学, 办到了学前“双语”班; 还由城镇办“双语班延伸到乡、村办; “双语”授课已从数理化发展到除母语课外其他学科的新模式, 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格局。2007年5月, 笔者参加了自治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和田地区“双语”教学情况调研, 考察了和田地区三县(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一市(和田市)的13所中小学及学前班。既看到了和田地区“ 双语” 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田地区共有186万人, 其中 96%为维吾尔族, 因此“ 双语” 教学在和田地区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田地区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双语” 教学工作, 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 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下达了一系列指导和保证“ 双语” 教学在和田顺利开展的文件。在政府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 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双语”教学办学条件。广大农牧民从疆内初中班和内地高中班的办学中认识到人民政府推进“ 双语” 教学给老百姓带来的益处, 他们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纷纷踊跃送孩子上“ 双语” 班。 由于名额所限, 有些家长甚至提出要自己花钱让孩子上 “ 双语” 班。和田地区为解决“ 双语”教师短缺的困难, 地委、行署和各县党政机关都抽调干部兼任民族学校的“ 双语” 教师。 各学校也采取向社会招聘、 选派教师去内地或自治区培训以及本地区的校本培训等方式来解决“ 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在“ 双语” 教师培训过程中, 和田地区充分发挥支教老师和已接受培训教师的作用, 互帮互教, 达到“培训一个人, 带动一大片”的目的。 很多学校还把“ 双语” 教学纳入到教研室活动, 举办“ 双语” 教学观摩课、“ 双语” 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我们看到各学校的校园内都张贴着包括有汉字、 汉语拼音、 维吾尔文三部分内容的词汇挂图、 标语, 使同学们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在民族学校实验班任课的汉族教师也积极学习维吾尔语, 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胜任“双语”教学的“ 双语”人。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开展了许多丰富多采的语言学习活动。如2007年5月举办的“ 和田地区首届歌颂祖国、 赞美新疆、 爱我和田—— —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 , 从各县(乡、 镇)的初赛到地区决赛历时一个半月。决赛时学生和家长们挤满了会场, 获奖选手和家长同台领奖, 比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震撼, 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新疆的“ 双语” 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以和田地区为例, 据统计和田地区中小学教职工整体缺编6390人, “双语”教师的缺额就更大。而现有“双语”教师的素质又普遍偏低, 在职“双语”教师中有许多是从民办代课教师转正或从技工学校毕业的,专业不对口。从本地招聘的教师汉语水平都不高, 从内地招聘的教师地方口音又太重。在招聘学前“双语”班教师时, 由于待遇偏低应聘人员较少而不得不降低招聘标准。招聘来的教师中有不少是非师范类、学历不达标, 甚至还有没达到HSK 级别要术的教师。许多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薄弱, 教学能力低下。可以说“ 双语” 教师缺乏、“ 双语”教师素质偏低是影响和制约新疆进一步开展“ 双语” 教学的瓶颈。目前, 和田地区接受“双语”学习的在校学生为28350人,占全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6.34%, 现有“ 双语”教师1153人,占全地区教师人数的 6.01%。从和田地区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 新疆开展“双语”教学的任务还很艰巨, 任重道远, 师资问题则是其中的关键。另一个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是“双语”教学资金短缺,“双语”教师待遇偏低, 办学条件较差。仍以和田地区为例, 去年招聘的学前“ 双语”班教师工作量很大, 每班40个孩子只有一名教师, 教师既要教学又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 但每月工资只有400元,不少教师因待遇偏低而辞职; 招聘教师多数来自外地, 但临时住房和周转房严重短缺, 生活条件较差也是影响他们安心工作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些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那就是对“双语”教学的理念认识模糊;“双语”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 这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双语”教学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但却给“双语”教学的评价带来难度; 另外, “双语”教师的培训计划、方案、教材等都存在着不适应“双语”教学迅速发展的需要, 有待进一步规划研究。
新疆和田地区开展“双语”教学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也是新疆各地州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快“双语”教学的进程,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自治区全面推广“双语”教学起步才三年, 广大基层干部、教师都在摸索中开展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不断总结经验, 避免走弯路, 使“双语”教学按照教育科学发展观, 广泛深入持续开展, 扎扎实实取得成效。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双语”教学科研项目, 支持自治区高校、各地州开展“双语” 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教研活动; 组织专家编写适合不同学科教师使用的“双语”培训教材。出版“双语教学期刊,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创办“双语”教学网站, 交流“双语”教学信息电台、电视台增设“双语”教学专题节目, 大力宣传“双语”教学, 提高广大群众对“ 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自治区还应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基地, 规范“双语”教学办学模式, 如在民族学校开设“双语”实验班, 在汉族学校开设民族“双语”班,民汉合校等办学模式; 制定“双语”教师的考核、管理办法和“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对有突出业绩的“双语”教师应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和奖金发放上予以政策倾斜; 定期召开“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 推广先进经验, 表彰先进个人。
第二, 核定现有教师编制, 增加“双语”班教师编制比例
重新核定现有教师编制, 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可采取提前退休或调至其他岗位。在 2003 年制定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 的基础上, 给每个“ 双语” 班再增加 1 名教师编制。要拓宽渠道, 保证编制, 大力招聘、 引进符合条件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 双语” 教师队伍。
第三, 加大“ 双语” 教师培养力度, 提高“双语”教师素质
提高“双语”教师素质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对现有“双语”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 除送往内地和自治区高校培训外, 还应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自治区应有计划地选派大专院校教师、中小学优秀“双语”教师赴基层民族中小学承担培训任务。 还要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 传帮带”作用, 促进校本培训。自治区和各地州都要制订出周密的培训计划、方案。参加培训的教师要着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要加大专业知识的培训, 为顺利承担“双语”授课奠定基础。此外, 还要注重教学法、教学能力的培训, 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提高培训效果。在少数民族学校任课的汉族教师也要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作一个合格的“ 双语”人, 在“双语”教学中发挥作用。要严格“双语”教师聘用标准, 把符合条件的教师招聘、引进到“双语”教师队伍中来。
第四, 加大“ 双语” 教学投入, 提高教师待遇, 改善办学条件
就和田地区反映的情况来看, 应该增加学前“双语”班教师的工资待遇。对于从外地招聘来的教师和支教教师, 他们的住房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自治区和各地财政增加对“双语”教学的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待遇。这对于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双语”教学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口支援新疆的内地省区, 也要把支援“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 解决师范院校学生实习支教的一系列问题
从去年开始, 新疆师范大学等自治区师范院校部分专业的汉族班高年级学生, 开始实施在边远农牧区中小学实习支教一学期的计划。这些大学生在实习支教过程中, 不仅教专业课, 也教汉语, 还与当地教师一起切磋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实习支教极大地促进了边远农牧区民族中小学的“ 双语”教学, 进而也提高了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 他们的到来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但实习支教却使他们在随后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受到很大影响, 考上研究生的人数明显少于历届毕业生。建议国家教育部给参加实习支教并报考研究生的同学适当加分, 英语考试也应适当加分(或降低及格分数线)。
第六,将“双语”教学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 要加强民、 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举办文娱、 体育、 演讲等比赛活动增进他们之间的融入、 团结和相互学习。 有计划地安排好、 组织好同学们的课外业余活动, 也应该作为“ 双语” 教学的一项内容来抓。
“双语”教学在新疆全面推广实施以来, 深受广大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 发展形势喜人, 成绩令人鼓舞。当前, 新疆的教育事业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和机遇。只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 才能缩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不均衡和差距; 只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 才能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享受受教育机会, 为新疆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只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 才能使新疆的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可以说,“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W.F.麦凯, M.西格恩.双语教学概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2]戴庆厦.构建双语和谐的多语社会[J].民族教育研究, 2007, (2).
文章出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 2007年12月第4期